中国网母婴 >

2.76%的突破:中盐金坛青年团队攻克粉盐产线卡脖子难题

发布时间:2025-09-05 13:40:28 来源:中国网 作者: 责任编辑:

在中盐金坛公司特种盐厂的生产线上,一组关键数据引发行业关注:粉盐产线故障率从5.76%降至2.16%,超额完成既定目标3.6个百分点。这场持续半年的技术攻坚战,由一支平均年龄28岁的青年工程师团队主导,通过毫米级工艺改造和材料创新,成功解决了困扰产线运行的卡脖子难题。

“如果设定故障率3%计算,故障率需要至少下降2.76%。”

攻克2.76%,背后是一段特种盐厂年轻人与自己“较劲”过程。

时间倒回至2024年4月,在特种盐厂干燥车间内,机电仪主管陈浩然盯着振动筛上结块的盐粒,眉头紧锁。这个2023年加入特种盐厂团队的年轻工程师,正面临着职业生涯的一个重大挑战:从金赛盐厂干燥床输出的干盐,到达特种盐厂振动筛后竟变得潮湿,造成设备频繁堵塞,导致粉盐产线故障率明显偏高,比厂区规定的3%超了2.76%,也成了影响产线稳定运行的“卡脖子”问题。

当年4—7月,随着粉盐产量持续攀升,设备故障率如同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陈浩然带领的“求实”小组迅速展开行动,他们以维修数据为突破口,在4个月内完成了所有故障记录的统计分析。当“振动筛故障”和“绞龙故障”以79.61%的占比跃然纸上时,这个年轻团队似乎意识到:他们找到了问题的“牛鼻子”。

为验证猜想,“求实”小组兵分两路展开纵深调查,采用对比分析法完成了可行性论证,分别可以实现将振动筛和绞龙的平均故障率降低77%和52%。再通过头脑风暴法,团队最终锁定六大潜在诱因:员工培训工时不足、筛网孔径设计参数小、混料器无进气口、轴套材质强度低、原盐水分含量高、维养SOP(标准作业程序)设置频率低。

攻坚战在之后的8月全面打响。陈浩然在混料器现场蹲守时发现,设备仅有排气口而无进气装置,导致内部形成负压环境。这个设计缺陷直接造成混料过程中水蒸气无法排出,导致物料潮湿,潮湿物料进入振动筛后形成黏连堵塞。与此同时,包装设备主管仲俊翔通过仿真模拟揭示“恼人”数据:卸料瞬时应力达102兆帕,远超现场尼龙6轴套80兆帕的极限强度。

基于5W1H(5何原则)制定的解决方案极具针对性:在混料器顶部加装呼吸帽,消除负压困境;将轴套材料升级为耐高温、高强度的PEEK(聚醚醚酮)材料。经过两个月运行测试,粉盐产线整体故障率从5.76%骤降至2.16%,下降了3.6%,超过起初设定的2.76%,其中振动筛故障率由2.43%下降到0.45%,降幅为81.48%,绞龙故障率由2.19%下降到0.86%,降幅为60.73%,均远超预设目标。

这场持续半年的技术攻关,不仅诞生了《搅拌负压容器增设呼吸帽操作规范》等两项制度性成果,更建立起根据工况选配连接件的材料选型标准。当陈浩然在成果汇报会上展示数据曲线时,评审专家这样点评:“由原来5.76%的故障率下降到现在2.16%的突破,展现的是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如今,特种盐厂的设备故障率已稳定控制在行业领先水平。这个年轻团队用实际行动证明:在智能制造时代,传统产业升级既需要智能装备的加持,更离不开扎根现场的钻研精神。他们的故事,正在为行业树立起设备精细化管理的新标杆。(何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