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母婴 >

“治已病”到“治未病”:菏泽家政职业学院构建“全域浸润式”心理育人新生态

发布时间:2025-10-22 15:41:31 来源:中国网 作者: 责任编辑:

心理健康教育如何从“救火队”变为“导航仪”?山东省菏泽家政职业学院以系统性的宣教活动给出了答案。近年来,菏泽家政职业学院坚定秉持“以生为本,育心育德”的工作理念,推动心理健康工作实现从“被动干预”的“治已病”到“主动预防”的“治未病”的战略升级,通过一系列有温度、有深度、有广度的宣教活动,构筑起一道“全域浸润、全程赋能”的心理育人防护网,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保驾护航。

主题活动引领,让心理育人更有“温度”

精心打造“四季有主题,月月有活动”的心理育人品牌矩阵。每年春季的“心理健康月”拉开全年序幕,通过讲座、工作坊、主题班会等形式,营造全员关注心理健康的浓厚氛围;冬季的“趣味心理运动会”将心理学知识与团队竞技巧妙融合,让学生在欢声笑语中释放压力、感悟合作;夏季的“心理游园会”则通过沉浸式体验项目,成为学生探索自我、增进交流的暖心驿站。这些活动以其趣味性和成长性,已成为广大学子期待和喜爱的校园文化名片。

常态化宣教覆盖,让心理知识更有“广度”

为实现心理育人的“润物无声”,菏泽家政职业学院将宣教阵地前移至学生生活第一线,实现心理知识“随手可及、处处可学”。在宿舍楼入口设立的六处“心语小刊”和“心理树洞”,成为学生身边的“心理充电站”和“情绪解压阀”。截至目前,已累计发放自行编印的心理宣传册3600余册,并针对“树洞”征集的学生共性困惑,通过微信公众号推出专题回复推文,形成了“线下征集、线上解答”的O2O闭环。此外,“心理健康知识宣讲”深入班级和宿舍,2025年已开展6轮,让科学的心理知识成为学生触手可及的日常资源。

团体赛事赋能,让心理素养更有“深度”

理论与体验并重,是心理赋能的关键。2025年至今,菏泽家政职业学院围绕情绪管理、人际交往、生涯规划等主题,累计开展结构化团体辅导近30场,帮助学生在安全、支持的氛围中探索自我、增强心理韧性。同时,以赛促学的氛围日益浓厚,心理健康知识宣讲大赛锤炼了学生的科普能力,“春日的心生”绘画大赛搭建了艺术疗愈的表达平台,特别是备战山东省应用心理技能大赛,师生组建48支团队,已斩获19项三等奖并有多支队伍晋级决赛,充分展示了学院心理育人工作的扎实成效。

新媒体矩阵,让心理科普更有“效度”

紧跟时代步伐,构建了以校园网、微信公众号为核心的新媒体宣传矩阵。2025年菏泽家政职业学院已精准推送近50篇心理科普文章,内容紧密贴合学生实际,涵盖压力应对、睡眠改善、网络心理等热点话题。通过生动活泼的图文和视频形式,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让心理健康教育从传统的课堂报告,延伸至学生掌上的“移动课堂”,实现了心理科普的精准投送与广泛覆盖。

融合创新致远,让心育品牌有“高度”

面向未来,菏泽家政职业学院正持续拓展心理健康教育宣教活动,并积极探索“中医+心理”融合路径,打造“正心青禾”心育工程。该工程以中医“治未病”思想为纲,结合“形神合一”整体观,设计“七日习惯养成—月度主题疏导—季度文化浸润”育人链条,建立“预防—体验—转介”全流程机制,推动心理健康教育从“普及知识”走向“文化涵育”,力争打造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具有影响力的“中医+心理”融合育人标杆。

从普及知识到赋能成长,从活动组织到生态构建,菏泽家政职业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宣教工作已完成了一次深刻的范式革命。未来,将继续深耕固本、开拓创新,让积极心理学的阳光照进每位学子的心田,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贡献更为坚实的“心”力量。(刘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