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认一下,这50万元集体筹资款已经顺利转入村级代管专户了吧?”在江西省庐山市星子镇蓼花村村委会,青龙湾村民小组组长拿着银行转账凭证,向村委工作人员再次确认。当天,该小组将用于人居环境整治的50万元集体筹资款,全部纳入“组账村代管”子账户管理,成为星子镇全面完成组级资金规范管理后的又一鲜活案例。
近期,江西省庐山市星子镇全面完成全镇 99个村民小组“组账村代管”改革,通过彻底清账、建章立制,让长期“沉睡”或管理混乱的集体资金“归位”,为后续精准投入民生领域、破解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筑牢基础,奏响乡村治理与民生改善的“前奏曲”。
破题:清“糊涂账”解民生之忧让集体资金“亮出来”
此前,星子镇农村组级“三资”管理曾面临底数不清、监管缺位、使用不规范的问题,成为困扰群众的心头事,不仅让群众对集体资产“心里没底”,更制约了民生项目推进。星子镇幸福村殷家岭就曾因组级账目混乱,村民多次反映诉求,成为影响干群关系的“堵点”。
为破解这一难题,星子镇组建由镇纪委、经发办、村组骨干、五老等组成的“三资”清理专项队伍,深入6个行政村、99个村民小组开展“地毯式”清查。全面摸清组级资产、资金、资源底数。针对清查发现的“私人代管资金”“无明细支出”等问题,专项队伍逐一制定整改方案,将626万元分散资金全部纳入村级专户统一管理,厘清历史遗留的债权债务,让“糊涂账”变成“明白账”,让长期“隐身”的集体资金正式“亮亮相”。“以前总担心集体的钱被挪用,现在专户管理、账目公开,我们终于放心了!”胜利村村民张先生的感慨,道出了星子镇群众的共同心声。
创新:建“安全网”护民生之本让资金监管“严起来”
“组账村代管不是简单‘收权’,而是通过制度规范,给集体资金装上‘安全阀’,确保每一分钱都能用到民生刀刃上。”星子镇党委委员、副镇长占步祥在工作推进会上强调。在改革过程中,星子镇始终坚持“所有权、使用权、审批权、收益权”不变原则,创新构建“组决策、村审核、镇监管”三级监管体系,为集体资金筑牢“防护墙”。
在具体操作流程上,星子镇严格对标庐山市要求细化支出审批标准:一方面明确签字审核权限,5000元以上票据需经村民小组所有理事会成员共同签字证明,确保大额支出集体决策;5000元以下票据则由两名及以上理事会成员签字确认,兼顾效率与监督;另一方面规范票据流转程序,所有支出票据需先交由村民小组报账员进行初审,核对票据真实性、完整性后,再提交村党组织书记复核批准签字,形成“双层把关”机制。同时,考虑到村民小组日常零星开支需求,镇里特别明确各村小组可预留 2000元以内资金作为本小组流动资金,既保障应急使用,又避免资金长期分散沉淀。
另外,为让群众全程参与监督,星子镇还明确“每月公开”机制:各村通过村务公开栏、村民微信群、三资阳光公开二维码等平台,公示村民小组资金收支明细,不仅列出收入金额、专户余额,还附上资金归集凭证照片,让村民随时能查、随时能问。“现在打开手机就能看到集体资金的情况,我们也能参与到资金使用的讨论中,感觉自己真正成了集体的‘当家人’。”蓼花村村民李阿姨说。
蓄势:用“民生实效”聚“发展合力”让集体资金从“规范管理”变“民心纽带”
虽然当前星子镇“组账村代管”刚完成资金归集,尚未进入实质使用阶段,但规范的资金管理已为民生实事推进奠定坚实基础。镇党委政府结合各村实际,未来将会组织村民代表开展“民生需求大讨论”,围绕道路修缮、水利改造、养老服务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梳理形成民生项目清单,为集体资金“精准投放”做足准备。
从化解“钱的矛盾”到办好“民的实事”,星子镇“组账村代管”的实践证明:管好集体“钱袋子”,就是守住群众“心尖子”。未来,星子镇将继续优化制度、深化实效,让规范的资金管理成为乡村治理的“稳定器”、民生改善的“助推器”,切实把“民生清单”变成群众的“幸福账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