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莫让商业利益干扰少儿节目
一直以来,中国少儿节目拥有大量的受众群体,是被社会广泛关注的节目类型之一。尤其是近年来,随着节目制作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一批优秀作品涌现出来,满足了少年儿童的精神文化需求。然而,与之相对应的,还有一些少儿节目粗制滥造,内容创新乏力,在艺术质量、价值导向等方面也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不仅如此,一些少儿节目还出现了钻空子、打擦边球等不良现象。
近期,把少儿节目当成赚钱工具的现象屡见不鲜。一些经纪公司的“星探”在公园、商场、小区门口等遛娃场所假装与带孩子的家长“偶遇”,一上来就夸赞孩子有明星气质,声称只要孩子经过他们培训包装,就能登上某档少儿节目,一夜成名。还有些艺术培训机构招生时声称与某少儿节目有合作,承诺报满多少课时就赠送一次参加录制的机会。这类少儿节目涵盖舞蹈、主持、模特走秀、乐器表演等多种形式,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商业模式。
在这条产业链条上,民营节目制作机构与艺术培训机构、经纪公司结成商业同盟。他们利用社会普遍存在的望子成龙心态和“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育儿焦虑,以“上节目”“当童星”为理由,说服家长购买机构的培训课程,或是缴纳演出、包装、宣传等费用。但实际上,不论是民营节目制作机构,还是艺术培训机构、经纪公司,他们既没有把心思放在艺术教学上,也没有把精力花在节目创新上,而是一味地思考如何通过收费,让各方赚得盆满钵满。依托能上节目这个理由收费的培训机构,培训时不注重基本功的培养,只在短时间内给小朋友排练几个缺少技术含量的节目,糊弄了事。节目制作方在录制节目时,也抱着敷衍的心态,让孩子们走走过场交差。乐器演奏、歌曲演唱类节目都是提前在录音棚录音,现场只需摆摆样子、对对口型。小主持人就是跟着提词器读,连台词都不用背。因此,这样制作出来的节目质量可想而知,不仅形式缺乏创新,而且内容也乏善可陈。这种打着少儿节目的幌子换取经济利益的做法,与少儿节目激发少年儿童对文化艺术的浓厚兴趣、展现少年儿童各种才艺以及良好精神风貌的创作初衷相去甚远。久而久之,社会对于少儿节目整体的好感度和信任度被一点点消磨,公众就会将其与“粗制滥造”挂钩,使少儿节目发展陷入瓶颈。
更为重要的是,少年儿童在整个过程中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根据许多报道描述,培训机构为了赚快钱,在短期内集中上课,进行“填鸭式”教学,年龄大点的中小学生都吃不消,更别说还有年龄较小的幼儿园小朋友。这般揠苗助长,导致整个授课过程满是孩子的哭闹声和家长的安抚声。少年儿童付出了宝贵的时间和精力,却只换来少儿节目里短短几分钟亮相,甚至只有几个镜头。孩子们不仅学不到什么有益知识,得不到什么有用的经验,还浪费了宝贵的时间,更有可能对艺术培训和节目录制留下终生的心理阴影。
因此,为了给少年儿童创造良好的文化教育环境,有关部门应该加强对这种少儿节目的监督管理。节目制作方应将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人格健全放在首位,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提高少儿节目的艺术水平和思想境界,打造真正由少儿参与、受少儿欢迎、符合少儿身心发展规律、具有教育意义的优质内容。市场化和产业化是影视业发展的大势所趋,少儿节目应与各方进行良性合作,积极利用不同媒体的传播优势,推进主流价值的有效表达,助力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
(作者:刘黎明,系中山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研究员、中山大学城市治理创新研究基地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