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蒙湖生态区成立于2012年2月,是一个非行政区划地区,主要承担生态、保水重点任务,蒙阴县人民政府为了更好的发挥云蒙生态区特殊功能区作用,云蒙湖生态区结合实际,期间经过两次大规模调整,在2004年从蒙阴镇、桃墟镇、旧寨乡三个乡镇划来43个自然村,根据村庄规模和相近属性将43个自然村合并成27个行政村。又为了更好的实施合村并居的方案,在2013年又将27个行政村合并成20个行政村,在承担生态、保水的同时又增加了富民的责任。云蒙湖生态区立足实际、探索创新,始终坚持以党建引领为主线,重点打造“基层党建高地、区域经济发展高地、生态发展高地”三大新高地矩阵,通过奏响“三部曲”从而实现新一届村级班子素质过硬、党建阵地“堡垒”作用显著、培训主体综合能力强的局面。
第一部曲抓“精准选才”,提升班子能力素质。换届前云蒙湖生态区严格按照“一升一降五提高”的换届指标要求,坚持“好人中选能人,能人中择优才”的理念,多渠道、多领域广纳贤人,注重从致富能手、本土人才、退役军人等群体中选拔优秀人才力度,同时全方位把好人选的“质量关”,实现一肩挑比例95%,同比年龄下降7.2岁;换届后建立“传帮带”制度,由21名“老干部”与新当选村“两委”班子成员结成“老带新”帮带对子,手把手传授工作经验、教授工作方法,帮助新任村干部迅速转变角色、提升履职能力。
第二部曲抓“党建阵地”提升战斗堡垒作用。为规范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管理和使用,进一步增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服务群众、凝聚群众功能,切实减轻村级组织负担,更好地推进农村高质量发展,云蒙湖生态区开展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规范提升月”活动。严格按照“六化”标准即场所布局开放化、功能设置便民化、门牌制度规范化、“三务”公开常态化、日常管理制度化、卫生环境舒适化的要求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效率运行,通过以点带面、示范带动,推进“整片推进、整区提升”。按照“一村一特色”建设思路,打造有温度、有特色、有情怀的党群服务中心。聚焦队伍建设好、村财稳固好、制度执行好、服务引领好、阵地规范好、组织保障好“6好”标准,深入挖掘库区移民精神红色资源打造圈里村、重山村、卧龙峪村等10个样板村庄,先后召开全县专题现场会交流经验,同步在“秀美云蒙湖”开辟专栏宣传展示试点村建设成果,带动区域内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激发活力。
第三部曲抓“培训主体”,提升班子专业能力。为提升换届后村“两委”班子成员履职尽责、干事创业能力,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的培训方式,实现村“两委”干部培训全覆盖。坚持“走出去”培训,外出举办村党“两委”班子能力提升示范培训班12期,共培训村“两委”班子108人,主要围绕新形势下如何抓好农村带头人队伍建设、推进乡村振兴、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等内容进行集中培训。坚持“引进来”培训,依托云蒙湖生态区党员教育培训中心(党校),落实好云蒙湖生态区主体培训和经常性培训机制,通过邀请省市县级各类专家领导及讲师,重点培训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相关的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美丽乡村、发展电子商务、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等知识。累计开展培训71期,共培训5496人次,大大提高了村“两委”班子的整体战斗力。(梅青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