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母婴 > 滚动新闻 >

从“无人管”到“我们自己来管”一个“小区自治”的成功样本

发布时间:2023-11-08 14:27:03 来源:株洲日报 作者:伍靖雯 责任编辑:代洪亮
分享到:

无物业小区自治,如何能长效?

“想方设法开源节流。”这是汇宇芳庭小区业委会主任黎昕给出的答案。

凭着这股干劲,这几年,该小区从物业公司刚撤离时的艰难窘困,一步步发展成业主自治的典范,这背后有什么样的故事?

(小区内安装了带人脸识别的电动大门记者 伍靖雯摄)

自治头件事:降低物管费

干净整洁的道路、停放有序的车辆、装有人脸识别系统的电动大门……近期,记者走进荷塘区麻园社区的汇宇芳亭小区,眼前一派秩序井然。

这里曾是大家口中的“烂尾楼”。曾经因为房屋存在开发遗留问题,小区电梯故障、房屋漏水等问题频发,业主们怨声载道,不肯出物业费,2015年底,原物业公司突然撤离。

小区只有1栋楼,业主自治,成了当时唯一的选择。在区城管部门、物业服务中心、街道办和社区的帮助下,小区成立了业主委员会,黎昕被大家推选为主任。

彼时,小区可以说是“百废待兴”。保洁、维修等各处都要花钱,但会计专业出身的黎昕做的第一个决定,就是把物管费从原来的每平方米1.5元降至1.2元。

他给记者算了成本账:降费可以提高业主缴费积极性,最重要的是业主自治不像物业公司要考虑盈利,降费完全可行。

果然,小区物管费收取率逐步提高,直至保持在90%以上,运转秩序逐步恢复。在挨家挨户上门走访、沟通时,黎昕还特别注意发掘热心居民,发动更多人一起守护小区。

去年,该小区正式成立志愿者服务队,还创新实施扁平化管理,业主们遇到任何问题,都可联系专属志愿者反映,提高服务效率。

随着小区一天天变美变好,不少人都搬了进来。小区住户从最初入住不到40户,到现在已有近百户居民。

开源节流,实现“自循环”

物管费保障了小区运转的日常开销,但若是遇上电梯等大件设施的更新运维,难免捉襟见肘。为此,小区业委会想方设法开源节流,提高自我“造血”能力。

开源,首先是寻找经营性收入来源。黎昕举例道,小区居民楼是周边最高的建筑物,业委会利用这一优势联系三大电信运营商,通过在楼顶安装信号塔,每年可收入上万元;引进速递易、快件宝、电梯广告等,每年也有近万元收入等等。

做每个决定前,黎昕都会提前在小区业主微信群征求大家意见,每月的收支账目也都会在小区和微信群内公示。小区的公共资源盘活了,每一笔收入又明明白白花在了小区,也得到了业主们的认可支持。

节流,业委会的策略是在小区内部挖掘资源。比如小区两台电梯运维的合作方,就是小区业主的公司,不仅拿到了低于市场价的优惠,业主参与也更有管理自家的责任感。

畅通“自循环”,现在,小区已有超过10万元物管经费结余。不仅如此,小区环境越来越好,原本让业主们头疼的电梯、水泵等设施问题解决了,小区内还安装了自动道闸、智能电动门、高清监控摄像头等,“尤其是监控安装后,再没有业主反映家里出现偷盗事件了。”黎昕很欣慰。(伍靖雯

中国网母婴频道是中国网的重点频道,专注于广大孕期和哺乳期的母婴的身心健康,宣传育婴行业的最新咨询和动态,科普权威的孕婴知识,促进母婴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品牌合作:孟女士 13261637563
纠察热线:010-88828222
投稿邮箱:myzgchin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