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母婴 >

以食为育 让孩子在生活中感知爱与珍惜

发布时间:2024-01-25 16:58:01 来源:中国妇女报 作者:董颖 责任编辑:孟丽

食育,就是学习吃什么吗?是,也不是。吃什么固然重要,但是如何吃、和什么人一起吃、用什么样的心情对待吃以及饮食习惯中所传承的文化和习俗都是食育所包含的。通过食物学会感受自然、生命及文化,达到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珍爱生命的目标,才是食育的真正意义。

吃,是人类一出生便具有的本能,婴儿出生后,新生儿病例上最早备注的两项能力便是可以自主呼吸与吮吸。正因为如呼吸一样自然,所以很长一段时间人们忽视了食育。

“爱吃什么就吃什么”“什么贵吃什么”似乎成为一种广泛的认知,以至于出现一个怪现象:看似吃得越来越好了,现代人的身体素质却越来越不如父辈。当身边“三高”、慢性病患者逐渐增多,且群体日益年轻化的时候,我们才恍然大悟,食育是项至关重要的课题。

饮食健康关系一个民族

很多人觉得,吃饭还用学习吗?是的,吃饭真的需要学习!

如果按平均寿命80岁计算,人一生要吃掉87600顿饭,总重量是几十吨。怎么吃,吃什么,会决定我们健康的方方面面,而人的健康习惯是从小养成的,健康饮食须从娃娃抓起。

一位16岁的高中生患上糖尿病,空腹血糖值是正常上限值的3倍多,原来他一直拿饮料当水喝,早上咖啡、下午奶茶、晚上可乐,连续三年不怎么喝白水。医院里类似情况屡见不鲜。

吃饭喝水本是再简单不过的生活日常,竟能引发如此严重的后果。事实上,随着高糖高盐饮食习惯的养成,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这些原本在成年人中发生的慢病已在儿童青少年群体蔓延,我国儿童的超重和肥胖率不断攀升。《儿童蓝皮书:中国儿童发展报告(2021)》显示,2010—2019年我国中小学生超重和肥胖率上升了8.7个百分点,从2010年的15.5%,上升至2019年的24.2%。如果不加以干预,至2030年,我国0~7岁肥胖儿童数将增至664万;7岁及以上学龄儿童超重和肥胖人数将增至4948万。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一个健康公式表明:健康(100%)=遗传(15%)+环境(17%)+医疗(8%)+生活方式(60%)。可以看出,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至关重要。很多家长并没有真正把吃饭当回事,也没有意识到吃饭是需要教育的,家长喜欢吃重油重盐的食物,喜欢点外卖,孩子跟着吃。过多的油、盐、糖、调味品进入身体,都会变成身体的负担。

新发布的学生营养健康状况监测报告显示,我国学龄人群的蔬菜、水果、水产品、奶类、豆类摄入不足,只有推荐摄入量的一半,而畜禽肉类摄入过多。6~17岁儿童青少年摄入的油和盐超过推荐标准的50.4%和67.8%。这些数字表明食育的普及和推广事关重要。

食育不仅关乎孩子的健康,家庭的希望,更关乎民族的未来。2005年日本颁布的《食育基本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有关饮食教育的法律。《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也明确提出,要加强食育教育,引导科学均衡饮食,吃动平衡。食育已被上升到国家战略,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工程。

生活中处处有食育

食育的首要目标是通过愉快、简单的饮食实践,引导孩子形成对食物健康美味的牢固记忆,把良好的饮食习惯自觉地体现在日常生活当中,并养成终身的健康饮食习惯。

孩子常见的饮食问题,反映出家长教养中的各类问题。比如强迫喂养,即强制要求孩子吃掉一定量的食物或某一种食物,孩子可能因为被强迫的不愉快经历,对某种食物留下阴影并产生抵触;还有食物安慰、奖励、威胁,“不哭了,给零食吃”“再闹就一个星期不许吃冰激凌”;或是放任喂养,不规定就餐时间、不限制零食,想什么时候吃、想吃什么都行……这些都会让孩子在饮食方面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长大后,一个人每天吃不吃早餐、认真吃饭还是随便对付一口、适量准备食物还是随意浪费等,都是家庭影响造成的。

很多家长觉得食育无从下手。对此,首都保健营养美食学会会长王旭峰表示,生活中处处有食育。“我们在河南省信阳市推广10年,食育工作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当地的学校、幼儿园和家庭,都有了食育观念和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法,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在他看来,家长是培养教育孩子的第一责任人,应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孩子良好的膳食行为和习惯,最好的食育是父母以身作则。比如,改掉不吃早饭的习惯,一日三餐准时准点;不要只吃精细粮食,多吃五谷杂粮;少买饮料,多喝白水;制定餐桌规矩,吃饭时不看电视、听故事等。很多孩子一天中有两顿饭是在家吃的,父母的营养观念,家庭的饮食习惯,都会直接影响孩子。

学校是食育的主战场。信阳市的食育课上,老师采用实验等方式,让学生们对食物有新的认识。为了让孩子们切实感到零食的高含油量,老师点燃薯片,一片竟能滴出7滴油,令在场学生大吃一惊。一瓶饮料前摆着七八块白花花的方糖,这就是该饮料的含糖量。这种直观感受下,孩子们对饮料、零食和油炸零食的兴趣度大大降低。

一些学校专门开辟了菜地,把种菜变成课程。孩子们体验了播种、浇水、观察记录、收获等全过程后,真的发生了变化:不爱吃蔬菜的孩子对绿叶菜有了情感,不再抵触盘子里的绿色;吃着自己种的胡萝卜不再皱眉头,反而觉得甜滋滋的。

食堂里,用餐前集体朗诵感恩诗,餐中做到食不语,坚持光盘,杜绝浪费。刚开始,学生们很不习惯,需要值班老师不断地提醒,如今他们已经很习惯了。一餐下来,除了一些菜汤外,基本没有其他餐厨垃圾。

十年来,在空军招飞考试中,信阳学生体检合格率稳居全国前列,先后向空军院校输送了近300名优秀飞行员,连续11年位居全国地级市招飞第一名。

“培养孩子,让他们成为身心健康的人,唤起孩子与生俱来的爱、智慧和美好,食育是一个特别好的载体,让孩子认知生命、了解自然、懂得感恩、学会分享。”王旭峰说,“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可以从四个维度开展食育,普及营养健康知识,培养健康饮食习惯,弘扬优良中华传统饮食文化,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精神。同时我们发现,食育可以充分培养孩子五个方面的能力,即保持健康的能力、日常生活的基本能力、独立处事的能力、感恩的能力、爱的能力。”

“家的味道”会支撑孩子走得更远

每到端午节,关于甜粽子还是肉粽子更好吃的争论体现了南北方饮食文化上的差异,骨子里对饮食的选择和依恋体现的是一种文化植入。腊月初八喝腊八粥,大年三十吃饺子,正月初一吃年糕,端午节吃粽子,或为了美好寓意,或为了纪念,食物是传统文化和民族风俗传承的完美载体。为孩子们提供乡土食物的行为,本身就是一种非物质文化传承,从中华民族传统饮食文化入手,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传承民族文化,树立强大的民族自信心。

食育还是家长与孩子情感交流、建立相互信任的基本活动。每个人脑海中关于家的印记都离不开温暖灯光下那一方餐桌,家人围坐一起吃着简单的饭菜,说着稀松平常的话,是每个人心中最温暖的画面。很多时候人间至味就是“家的味道”,就像你问一个北京人哪儿的炸酱面最好吃,多半会回答“我妈做的”。

在家庭教育中,很多看似与问题无关的因素往往能印证一个家庭的涵养功能是否健康,因为孩子很容易被家长的生活习惯或家庭环境所影响。就拿一日三餐来说,一家老小在餐桌前相互谦让、彼此关心,看似平淡无奇,却在无形中发挥着隐性功效。弥漫着饭菜香的闲聊,会对孩子价值取向的形成产生深远影响,家长对身边人、事、物的看法和见解都折射出家庭的价值观,对旁边埋头吃饭的孩子产生熏陶。

专家建议,吃饭时多聊充满正能量的话题,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比如培养感恩意识,可以和孩子聊聊正在吃的食物,既是大自然的馈赠,又是很多人劳动与协作的结果;可以带着孩子细嚼慢咽,谈论食物本身的味道、颜色、营养,增加孩子对食物的兴趣;还可以让孩子参与做饭的过程,他们会更喜欢自己做的食物,也会加深对父母辛苦劳动的理解。培养孩子对食物的热爱与感恩之情,有利于塑造孩子内心富足的人格,让他们成为热爱生活的人。

父母如何看待一日三餐的意义,会为孩子今后的生活品质留下深深的烙印,餐桌的温度,决定着一个家庭的幸福指数。不管孩子今后走多远,经历怎样的人生,能支撑他走下去的力量,一定来自“家的味道”。很多时候,食物带给我们的是一种生活的力量,就像苏东坡,一生被贬三次,但他能从美食中找到生活的乐趣。有人说,如果有一种教育能让孩子热爱生命,那就是食育。(董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