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母婴 >

八载乡路筑梦:当青春笔触描摹乡土成长的模样

发布时间:2025-08-06 13:26:08 来源:中国网 作者: 责任编辑:

盛夏时节,河南省濮阳市濮阳县子岸镇东店当村的乡村书屋里暖意融融。来自安阳师范学院传媒学院的“守护天使”乡村振兴推普支教团在此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暑期支教活动。大学生志愿者们将国家通用语言推广与美育课程深度融合,以“美育浸润+推普赋能+课业帮扶”三维创新模式,为乡村留守儿童成长赋能,搭建起通往广阔世界的“语言桥梁”、“文化之梯”与“艺术之窗”,为乡村教育振兴注入青春力量,生动践行“三下乡”活动宗旨,彰显新时代大学生服务乡村振兴的使命担当。

支教团首次来到子岸镇人民政府

“守护天使”乡村振兴推支教团已连续八年投身乡村支教事业,秉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理念,结合乡村儿童实际需求,精心规划手工、摄影、音乐等多元美育课程体系。同时,针对部分留守儿童普通话发音不标准问题,特别开设推普口才小课堂,借助绕口令、情景对等趣味形式,帮助孩子们纠正发音,提升普通话水平,为其搭建起与外界顺畅沟通的桥梁,积极呼应国家语言文字事业“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重点任务。

口才推普小课堂上发音与表达练习

在日常教学中,支教团为孩子们开启了多彩的艺术世界。绘画课上,五彩画笔勾勒出孩子们心中的奇思妙想;手工课中,简单材料在他们手中变成创意佳作;摄影课上,孩子们学会用镜头捕捉家乡美好;音乐课里,原创推普歌曲的旋律回荡在教室,让语言学习融入艺术熏陶。每一门课程都成为激发孩子创造力、提升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助力美育扎根乡村土壤,促进乡村儿童全面发展。

篮球课上支教团成员悉心教导孩子们学习篮球动作

摄影课和孩子们一起探索相机里的世界

“家访不是任务,是去看见每个孩子的完整世界。”这是支教团代代相传的理念。为深入了解孩子们的成长环境,支教团成员走村入户开展家访,用脚步丈量教育的温度,与家长面对面交流,倾听他们对孩子教育的期望与困惑,记录孩子的个性特点、学习习惯等信息,为后续个性化辅导提供依据。通过这种方式,支教团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紧密相连,为留守儿童营造全方位的关爱环境,让教育支持精准送达每个孩子身边。

支教团成员深入家访

支教的成果在“童心飞扬”汇报展演中璀璨绽放。孩子们自信走上舞台,绘画作品装点现场,舞蹈动作虽稚嫩却充满活力,朗诵《少年中国说》气势磅礴,彰显推普成效,摄影作品讲述着乡村故事,体育技能展示展现蓬勃朝气。这场演出不仅是学习成果的集中展示,更让每个孩子收获自信与成长,让艺术之光照亮乡村儿童的未来之路。

孩子们热情彩排成果汇报演出节目

对于支教团的大学生志愿者而言,这段经历是宝贵的人生课堂,在教学实践中学会担当,在与孩子相处中体悟奉献。对东店当村的孩子们来说,志愿者带来的知识技能和陪伴关怀,如同一束束光,点亮他们看世界的眼睛。“守护天使”乡村振兴推普支教团以实际行动,在城乡教育资源均衡发展进程中留下坚实足迹,为乡村人才振兴长远发展播撒希望种子,让青春在助力乡村振兴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孔维昌、范秋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