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丰富未成年人暑期生活,引导他们传承红色基因、探秘千秋非遗与产业,近日,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民政局联合千秋镇便民服务中心、千秋镇妇联、盐城心旅社工,在千秋镇开展了以“苏童成长・红韵匠心:传承红色基因,探秘千秋非遗与产业”为主题的未成年人暑期实践活动。20名未成年人在带队老师、党史专家讲解员、省级名师工作室的剪纸传承人李万红老师及千秋酱油厂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度过了一段充满欢乐与收获的时光。
酱醋厂开启奇妙旅程,童心被匠心点亮
近日,千秋酱油厂迎来了一群朝气蓬勃的孩子,他们脸上洋溢着抑制不住的兴奋,像刚出笼的小鸟般叽叽喳喳,讨论着即将开始的活动。
古法酿造之旅中,讲解员掀开酱缸盖子,独特的酱香扑面而来,孩子们立刻被眼前景象吸引。他们瞪着圆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打量着酱缸里的一切,有的忍不住踮起脚尖想看更清楚。“原来酱油是这样做出来的呀,太神奇了!”一个孩子兴奋呼喊,引得周围小伙伴纷纷点头附和。了解到古法酿造带动本地产业发展时,孩子们小脸上露出自豪神情。
酿造流程体验环节,孩子们热情高涨。他们小心翼翼拿起小型容器,学着大人的样子模拟翻醅,动作虽有些笨拙,眼神却满是认真。看到发酵样品的奇妙变化,孩子们发出阵阵惊叹,互相分享发现,快乐在他们之间传递。
“小小调味师”手工实践环节,孩子们喜悦之情溢于言表。领取小玻璃瓶时,他们一个个蹦蹦跳跳,仿佛拿到宝贝。灌装酱油时,屏住呼吸生怕洒出一点,完成后还得意地向小伙伴展示成果。贴上自制标签那一刻,孩子们笑得像朵花,有的还把瓶子举起来对着阳光欣赏,仿佛那是世间最珍贵的礼物。创意调味挑战中,大家各显神通,为自己的“千秋风味汁”取名时脑洞大开,“鹤乡鲜露”“红韵调味汁”等名字一出来,就赢得阵阵掌声,孩子们脸上写满骄傲。
剪纸艺术妙趣横生,童心在指尖飞扬
来到千秋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孩子们对剪纸非遗体验充满期待,小眼睛里闪烁着渴望的光芒。
李万红老师讲解剪纸知识时,孩子们听得格外认真,生怕错过任何细节。当老师示范如何将鹤乡元素与红色符号融合创作时,孩子们脸上露出向往神情,纷纷摩拳擦掌,想要立刻动手尝试。
实操创作开始,孩子们拿起剪刀和彩纸,专注投入其中。有的眉头微蹙,认真思考如何下剪;有的胸有成竹,剪刀在纸上灵活穿梭。李万红老师巡回指导时,孩子们纷纷举起作品期待点评,得到肯定后,脸上绽放出灿烂笑容。3-4名孩子展示作品并分享创作思路时,台下小伙伴听得津津有味,不时发出赞叹声,整个实践所里充满欢乐氛围。
党课传递红色力量,童心被热血感染
情景党课开始,孩子们立刻安静下来,眼神中充满崇敬。当退役军人或党史专家讲述千秋镇本地红色故事时,孩子们听得入迷,仿佛置身那个热血沸腾的年代。有的紧紧攥着小拳头,为革命先辈英勇事迹感动;有的眼角泛起泪花,被群众支援革命的深情打动。
“红色手抄报制作时,孩子们笔触间显现出红军军旗、军装、丹顶鹤等元素,五彩的颜色生动描绘出他们心中的红色记忆与家乡风情,每一笔都充满童真与敬意。”
总结分享环节,孩子们围坐在一起,争先恐后分享收获。“今天太开心了,我不仅学会了剪纸,还知道了很多红色故事!”“酱油厂的叔叔阿姨太厉害了,我以后要好好学习,为家乡做贡献!”……一句句稚嫩话语,道出他们内心的真切感受。最后,孩子们手持剪纸作品或酱油瓶,在酱缸群前拍摄合影,镜头定格下他们纯真的笑脸,活动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圆满结束。
此次暑期实践活动成果丰硕。在千秋酱油厂,孩子们见证了古法酿造技艺如何成为乡村振兴的动力,深刻理解了传统产业对振兴乡村经济的重要意义,也感受到了匠人们坚守传统、推动产业发展的精神;红色传承环节,通过生动的故事和实践活动,让红色基因在孩子们心中扎根,激发了他们对革命先辈的崇敬和对家乡的热爱;剪纸非遗体验则让孩子们近距离接触并传承了传统艺术,将本土元素与红色符号融合,赋予了非遗新的生命力。孩子们在实践中不仅收获了知识与技能,更在心中种下了传承文化、助力家乡发展的种子,为他们的成长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