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盛夏的暑气中裹挟着历史的厚重,郑州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二七薪火团”,怀揣着对红色文化的敬畏与传承热情,走进郑州市二七广场,开启了以“探寻红色印记,传承二七精神”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既响应了国家号召青年投身社会实践的要求,也旨在让青年学子在实地探访中触摸历史脉搏,深化对本土红色文化的认知。
二七薪火团的红色印记丰智慧摄
矗立在二七广场中心的二七纪念塔,是郑州当之无愧的精神地标。这座为纪念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中牺牲的烈士而建的高塔,自1971年建成以来,便以63米的高度、14层的构造,静静诉说着革命年代的热血与悲壮。团队成员驻足塔前,先见其独特的建筑风骨——传统建筑的雅致与现代建筑技术的坚实相融合,洁白的大理石塔身似在诠释烈士们纯粹的信念,塔顶的红色五角星则如不灭的火炬,在阳光下闪耀着精神的光芒。
岁月镌刻的红色丰碑李颜书摄
拾级而上,塔内的每一层都是一段历史的切片。展板上清晰的文字、文物中斑驳的痕迹,将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背景、经过与影响缓缓铺展开来:从工人们为争取权益的振臂高呼,到面对镇压时的不屈抗争,每一个细节都让队员们的内心受到强烈震撼。大家在展品前驻足良久,时而轻声交流感悟,时而凝神凝视史料,仿佛穿越时空,与百年前的革命先烈完成了一场精神对话。
红色展厅里的青春注脚葛瑶摄
“它不只是一座建筑,更是一座装满了信仰与力量的丰碑。”参观结束后,团队成员李同学感慨道。在她看来,塔内的一图一物都在“说话”,说的是工人阶级的英勇,道的是“团结奋斗、顽强拼搏、不怕牺牲”的二七精神。
红色马甲下的思索李淑灿摄
此次“三下乡”探访活动,让“二七薪火团”的队员们对二七纪念塔的历史意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更在心底播下了传承红色精神的种子。作为新时代青年医学生,队员们纷纷表示,将以二七精神为指引,在未来的学习与实践中锤炼品格、精进医术,既做生命健康的守护者,也做红色文化的传承者,让二七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更亮眼的光彩。(高亮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