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传承红色基因、促进民族团结、弘扬劳动精神,近日,广东财经大学红星闪耀实践团在前期大量实地调查后组织带领当地儿童在清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开展了一场主题为“红星映童心”的研学实践活动。本次活动融合了文化感知、红色传承与农耕体验,旨在让红色血脉融入童心,让民族团结在实践中深化,让孩子们在亲近土地中感悟劳动价值。
红星闪耀实践团和研学团队合照刘宇翔供图
感知交融历史,深化民族认同
研学之旅首站走进连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馆。丰富的陈列瞬间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定格各族群众共庆瞬间的老照片,以及承载着历史记忆的民族服饰、生产工具,无声地诉说着各民族交融共生的故事。
主题馆内的瑶族服饰刘宇翔供图
实践团成员以“时空线索”为轴展开讲解:从古代岭南各民族互通有无的故事说起——壮族的织锦技艺传入汉族村落,汉族的农耕工具助力瑶族梯田开垦;再到近代以来,连山各族儿女在革命、建设、改革中的携手同行——抗战时期,壮乡瑶寨群众为游击队送粮传信;建设年代,不同民族建设者并肩修通进山公路。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一件件珍贵的实物,使“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理念变得具体可感。孩子们积极提问,在互动中深刻理解了“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深刻内涵,民族团结的种子在心中悄然播撒。
实践团成员刘宇翔向小朋友讲解瑶族故事朱靖童供图
追寻红色足迹,汲取奋进力量
在鹰扬关革命遗址与红七军纪念馆,实践团成员带领孩子们重温了红七军战略转移途经连山的革命历史。通过声情并茂的讲解,那些艰难岁月里的坚定信仰和危难关头迸发的勇气,透过古老的遗迹与泛黄的史料,深深触动了孩子们的心灵。孩子们驻足聆听,眼神中闪烁着对历史的思考,深刻领悟了“何为担当”、“何为坚守”的革命精神内涵。
童声激昂唱响《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这不仅是对革命先辈的崇高致敬,更是一份传承红色血脉、永葆革命精神的无声承诺。
实践团成员曾乐尧向小朋友们讲解鹰扬关背后红军长征故事刘宇翔供图
实践团成员曾乐尧指挥小朋友们歌唱《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刘宇翔供图
体验农耕劳作,感悟劳动价值
在永和镇蒙峒古村,实践团为孩子们安排了农耕采摘体验。孩子们在实践团成员和当地村民的指导下,蹲在田间地头,仔细辨认紫苏叶片的纹路,触摸带着晨露的茎秆。这不仅是一次对植物生长习性的学习,更是在实践中培养对自然的敬畏之心。亲手采摘成熟紫苏的过程,让孩子们具象地理解了“耕耘方有收获”的道理。指尖沾染的泥土芬芳,让他们真切感受到餐桌上每一味食材都凝结着阳光、雨露与辛勤的劳作。
孩子们在采摘紫苏刘宇翔供图
随后,孩子们参与了壮乡特色午餐的制作。在蒙峒古村壮乡大厨的指导下,大家分工协作,洗菜、切菜、烹饪。欢声笑语中,西红柿炒鸡蛋、青瓜炒肉等家常菜肴陆续出锅。围坐分享亲手参与制作的午餐,孩子们在食物的香气里,亲身体验了“劳动创造幸福”的真谛,也加深了对“团结成就美好”的温暖感知。
孩子们亲手制作午餐刘宇翔供图
孩子们正享用午餐刘宇翔供图
聆听听永和故事,展望乡村未来
在永和客厅,实践团带讲解员郭优优带领孩子们“穿越”永和镇八百年的历史长河。从清代集市风貌到未来“四宜小镇”蓝图,生动的讲解在孩子们心中勾勒出一条清晰的时光轴线。一句“欢迎大家常来,把永和故事讲给下一颗石榴听”,寄托了对文化传承的殷切期望。
实践团成员郭优优向大家讲解永和镇的故事刘宇翔供图
扎根乡村课堂,启蒙财商智慧
永和客厅⼆楼会议室瞬间变身“乡村华尔街”,实践团在永和乡村为孩子们开设了有趣生动的财商第一课,实践团成员指着电脑上放映的不同价格、不同⼤⼩的电池,向孩⼦们抛出问题:“谁更值?”生动形象的课堂和奖品礼包瞬间点燃着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如森林般举起,答案五花⼋⻔。,这次财商启蒙课程,孩⼦们学习了如何⽐较商品价值,同时这也培养了他们的财商思维和理财意识,为他们的未来点亮了智慧的⽕花。
实践团成员钟欣彤在进行财商课堂教学朱靖童供图
厚植家国情怀,播撒成长希望
本次研学之旅,通过文化浸润厚植家国认同,用红色基因淬炼理想信念,借农耕实践感悟劳动价值。孩子们在行走与体验中收获的,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精神的成长:民族同心的理念在触摸历史中扎根,红色信仰的力量在回望先辈中凝聚,劳动创造的价值在亲身体验中升华。这是一场播种希望的旅程,播下的是团结的种子、奋斗的基因、生活的智慧,终将在孩子们心中长成参天大树,支撑他们成长为有情怀、有担当、有温度的新时代少年。(广东财经大学红星闪耀实践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