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第三届乡村越剧联赛(嵊州村越)全国赛青春潮流单元决赛在越剧发源地嵊州圆满落幕。经多轮激烈比拼,来自河南大学的选手韩烨最终斩获该单元金奖,并获“越尚先锋”称号,为这场青春与传统的碰撞画上圆满句号。
越尚先锋
越界新锐
越潮才俊
“能斩获决赛金奖、拿到越剧春晚晋级资格,我特别激动,这也是对自己多年付出的最大肯定。”河南大学选手韩烨表示,她不仅立志将兴趣深耕为事业,更已在河南创办个人越剧工作室,“希望能在中原地区播撒越剧的种子,让这份文化传承的星星之火燎原,吸引更多人爱上越剧。”
越剧如何与时俱进?作为越剧的诞生地,嵊州始终肩负着传承与发展这一传统艺术的使命。近年来,嵊州持续发力推动“嵊州村越”品牌升级。本届“嵊州村越”更是在保留面向本地戏迷的市内擂台赛基础上,首次创新推出全国性赛事,精心划分少年强基、青春潮流、全国范儿三大赛道,向全国越剧爱好者发出诚挚邀约。这一举措打破地域界限,吸引了五湖四海的戏迷齐聚嵊州,以戏为媒、以曲会友,让越剧艺术在交流中焕发新活力。
“把舞台交给年轻人,创意不限形式,为越剧解锁更多‘新玩法’。”第三届乡村越剧联赛(嵊州村越)全国赛总导演谢文杰的这句话,精准道出了青春潮流单元设立的核心初衷。该赛道旨在打破传统越剧的表演框架,为其注入时尚元素,让这门百年艺术与年轻群体产生深度共鸣,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喜爱并参与到越剧文化传承中来。
全国赛青春潮流单元报名启动后,反响热烈,共吸引全国20个省份的200多名学生及社会各界青年参与,其中包括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40多所高校的非越剧表演专业在读大学生与毕业生,还迎来了来自马来西亚、加纳、尼泊尔等国家的青年留学生。
在互动环节中,中外青年身着越剧戏服,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学唱越剧、舞动水袖,现场氛围其乐融融;在比赛环节中,参赛青年突破传统,运用快闪、说唱、情景剧等多元形式,或翻唱越剧经典剧目,或编排现代短剧,在舞台上比拼创意,更让越剧展现出别样活力。
“赛程安排得特别好,不止让我们在舞台上展现自己、与其他选手竞技。”来自四川音乐学院的赵一杰表示,参与嵊州村越,最大的收获不仅是舞台上的展示机会,更在于结识了同为“爱越人”的伙伴,收获了珍贵友情,还在研学过程中,与大家一同交流学习越剧,共享这份独特的快乐。
越剧发源地嵊州出发
上海
福建
杭州
百年越剧始终与时代同频共振。青春潮流单元十强选手共同参与“你好村越”微综艺拍摄,沿着百年越剧的发展脉络,先后走进嵊州、上海、福州、杭州等越剧文化重要发祥地。在寻迹溯源的过程中,他们通过唱游快闪、探访越剧旧址、与老艺人交流等方式,向越剧前辈致敬,沉浸式感受越剧文化深厚的历史底蕴,也为后续的创作与表演积累了丰富素材。
“自己是第一次参加这样全国性的比赛,这是一次非常难得的锻炼机会。”聊及这几天的行程,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的罗佳瑶收获颇丰,她说:“‘嵊州村越’不仅为我们提供了深入了解越剧的平台,还组织大家前往芳华越剧院、上海越剧院及浙江小百花越剧院等,让大家沿着越剧的发展足迹研学,是一趟极具意义的旅程。”
人民创造艺术,艺术属于人民。近年来,嵊州结合“越剧大巴”“越剧文化特派员”“15分钟品质文化圈打造”等项目,推动文化服务从“送文化”向“种文化”转变,深化“文化+民生”融合,让越剧真正在群众心里扎下根、抽出芽、开出花。
“如今有这么多年轻人喜爱越剧,更有不少小朋友在学习这门艺术,所以我觉得这次嵊州村越真的火出圈了。”浙江卫视越剧春晚总导演裘鸿维表示,他们希望能向这些参与者敞开越剧春晚的舞台,让更多人有机会展示自己。
眼下,“嵊州村越”更成为深化这一理念的核心抓手。不同于以往的文化活动,“嵊州村越”以赛事为纽带,以创新为内核,向普通戏迷、青年、儿童敞开大门,让越剧不光是“阳春白雪”的艺术品,而是人人可参与、可创造的生活文化——无论是田间地头的戏迷登台演唱,还是高校学子用说唱、情景剧重构经典,抑或是中外青年共同学习水袖技法,“嵊州村越”都在传递一个信念:越剧的根在人民,越剧的未来也在人民。
“‘越嵊州越有戏’,真正发挥了越剧发源地的优势,嵊州正致力于向广大青年传播越剧,吸引更多年轻人走进剧场、关注越剧、喜爱越剧,推动越剧品牌不断发扬光大。”福建芳华越剧院院长郑全表示,“嵊州村越”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既能让这门艺术被更多人看见,又能推动越剧真正直达基层,切实做到“人人都有戏唱,人人都爱越剧”。
如今,跨越百年的嵊州越剧,正以不拘一格的创新突破持续圈粉年轻戏迷。未来,随着更多创新实践的推进,相信越剧这一传统艺术将不断焕发新生,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传承,让更多人感受越剧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