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最后一公里”,是关系人民群众能否感受党和政府温暖的“神经末梢”。基层治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发展、社会稳定和人民幸福。必须深刻把握基层治理的地位作用,找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才能做到群众认可、人民满意。近年,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永叔街道吉福路社区始终践行“人民至上”理念,强化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织就社区治理“善治画卷”,精心构筑群众安居乐业的“幸福港湾”。
永叔街道吉福路社区解民忧,小区业主、小区物业及业委会赠上锦旗
历史峥嵘记岁月,红色传承焕光彩
对吉福路社区的党员们而言,“七一”承载着党的峥嵘岁月,见证着红色基因的代代相传。在这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里,社区组织辖区党员以“红心向党庆七一,初心如磐担使命”为主题,结合“以八项规定为纲,以学习实践为本”的精神,踏上了一段追寻红色足迹的旅程。
站在峡江会议旧址前,党员们重温了党的光辉历程,深刻感受到了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巴邱60年代记忆街则带领大家穿越时光,体验了那个艰苦奋斗的年代。随后,民族风情博物馆的参观,让党员们领略了畲、瑶苗等九个风情,加深了各民族、宗教界人士之间的交流与理解,为构建和谐社区、树立文明新风贡献了统战力量。
永叔街道吉福路社区组织党员开展“红心向党庆七一,初心如磐担使命”暨“以八项规定为纲以学习实践为本”活动
在“八一”建军节来临之际,社区走访慰问了现役军人家属及困难退役军人,为他们送上节日慰问。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吉福路社区成功地将红色基因融入到了居民的日常生活中,让红色传统在社区内焕发出了新的光彩。
金秋助学传温暖,莘莘学子筑梦行
金秋时节,吉福路社区的“红小二”服务队伍再次行动起来,以他们的热情和关怀,为社区的学子们送去了一份特别的温暖。为了确保每一位学子都能平等地接受教育,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吉福路社区建立了详尽的信息台账系统。网格员通过日常摸排,详细记录大学新生及高校毕业生的基本情况,及时发现并帮助品学兼优但家境贫寒的学生。通过提供资助,社区不仅解决了他们的燃眉之急,更为他们的未来注入了信心和力量。
在关注学业的同时,社区也不忘对青年进行全方位的引导。通过广泛宣传征兵政策,社区不仅提升了征兵政策的知晓率,更激发了适龄青年的爱国参军报国的决心。此外,社区还定期举办各类宣传教育活动,如反诈反邪、防溺水等,帮助孩子们在健康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永叔街道吉福路社区太阳城小区为社区的学子们送去了一份特别的温暖
吉福路社区太阳城小区的名家物业也在助学活动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慷慨提供活动场地和设施支持,积极协调各方资源,确保每一项助学活动都能顺利进行。物业公司的员工们更是以身作则,积极参与到助学活动中,与“红小二”共同为学子们的梦想助力。
入户走访解民忧,共绘团结新图景
吉福路社区党委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深化“党建+网格”工作机制,整合社区工作者、党员志愿者、共建单位等多方力量,深入开展“访民情、送温暖”系列服务活动。通过“敲门行动”入户走访,重点走访建立需求清单和问题台账,开展安全隐患排查、矛盾纠纷调解等民生服务,面对面宣讲社会救助、适老化改造等惠民政策,解决居民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切实提升社区治理精细化水平,增强居民的幸福生活底色。
政策宣讲作为统战工作的核心环节,不仅深化了各民族间的相互理解,更是汇集社会共识的纽带。为了让党的方针政策,尤其是民族工作、民生保障相关政策更接地气,社区干部联合新疆挂职书记一同探索“双语宣讲+案例分享”模式。挂职书记结合自己在新疆工作的经历,用亲切的语言向少数民族居民讲解国家对民族地区的扶持政策,分享乌尔都隆窝孜村在乡村振兴中发生的变化;社区干部则会补充吉安本地的惠民政策,比如少数民族群众就业帮扶、子女教育优惠等。通过这种创新的双语宣讲方式,不仅有效消除了语言障碍,更让政策宣讲变得生动有趣,易于接受。
少数民族干部的加入,不仅加深了各民族、宗教界人士之间的交流与理解,也为构建和谐社区、树立文明新风贡献了力量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新时代下,“小社区”治理显得愈发重要,它不仅关乎居民幸福感,更是社会和谐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石。永叔街道吉福路社区将持续响应民需,秉承“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理念,创新治理模式,致力于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格局,为实现全面治理能力与体系的现代化贡献力量。(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永叔街道吉福路社区:彭悦、王泽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