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5年“闪亮的名字·最美铁路人”名单正式公布,10位来自铁路一线的劳动者用坚守、创新与担当诠释了“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初心。他们中有精准驾驭复兴号穿越风雪的“驾驶达人”,有在3100米高原抢修供电设备的“排障标兵”,有用焊花熔铸桥梁奇迹的“技术工匠”,有忍着膝伤守护旅客平安的“安全卫士”……这些“最美铁路人”用实际行动证明,中国铁路的每一次突破、每一份温暖、每一刻平安,都源于劳动者对初心的坚守与对匠心的追求,更是新时代奋斗者的精神灯塔。
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中国铁路高质量发展的硬核支撑。王中美在60毫米厚Q500qe高强度钢上攻克焊接热裂纹难题;丁巧仁发明“开关选择法”将通信检测效率提升90%;王超查找资料攻克难点解决欠压板烧毁问题,这些破解难题和技术突破的背后是二十年如一日对专业的极致追求,也是铁路人始终以创新回应时代需求的完美答卷。技艺是最有力的传承,也是最鲜活的使命,更是最深厚的底色,新时代的工匠人不断诠释着“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初心。他们从未止步于个人荣誉,时刻诠释着真正的工匠精神不仅是技术的炉火纯青,更是将个人技艺融入国家建设的血脉之中,用自主创新的实践证明,坚守是最朴素的奉献,也是最动人的担当。
人民至上的服务理念,让钢铁动脉流淌着温暖力量。面对货物发运困境,王婷婷四处奔波走访为客户解难题;察觉乘客出行窘境,车菲菲细致入微想乘客所想做优服务;记挂视障旅客出行,李元团队用“四通”服务架起无障碍桥梁;守护旅客出行平安,高明伟不计个人得失坚守群众第一线。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服务质量的提升,更是中国铁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建设“流动中国”的责任与担当中,用真诚服务传递深情力量。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的不仅是行业的风采,更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图谱,共同绘就了“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壮美画卷。
坚守奉献的家国情怀,铸就新时代铁路人的精神脊梁。56岁的陈永红在祁连山风口坚守十余载,孔祥配累计安全行驶407万公里,马万里30年来用双脚丈量数千个涵洞桥隧,这些数字背后是铁路人对岗位的执着坚守。他们始终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用脚步丈量国土,用坚守诠释忠诚,他们或许平凡如你我,却用专业与奉献点亮星空;他们或许沉默如铁轨,却用担当承载着时代的重量。正如“最美铁路人”群体展现的那样,他们的奉献不仅体现在重大工程中的关键突破,更蕴含在日复一日的平凡坚守,正是千万铁路人的共同奋斗,托举起中国铁路从追赶到领跑的历史性跨越。
“最美铁路人”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中国铁路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他们用匠心打磨安全基石,用担当拓展服务边界,用坚守传承铁路精神。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这种扎根一线、精益求精、服务人民的铁路精神,必将继续激励更多奋斗者,在新时代的万里铁道线上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