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穿梭在长沙市中医医院(长沙市第八医院)的各个门口、各条道路、各幢大楼间,总能见到身穿红马甲、戴着红袖章的志愿者们忙碌的身影,成为医院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医院是老百姓看病就医的主场所,也是城市文明形象的重要窗口,今年是文明城市创建“大考之年”,全院上下凝心聚力、积极行动,吹响了文明城市创建的号角。
“上下”一心,有颜值
“感觉医院上下焕然一新,最明显的是停车问题,今天早高峰来复查发现院内交通更加顺畅了。”王女士是医院的“常客”,对于医院文明创建工作的成效,她一再“点赞”。
“文明停车一小步,创文工作一大步”。为抓好“文明停车”问题,医院充分利用地形规范划分停车位、深挖停车资源,新增停车位240余个;积极动员全院职工少开车上班,尽可能将车位让给就诊群众;不断探索院内道路行驶的科学规划,完善道路标识标牌,引导人车分流;增加人力加强车辆管理,纠正和处理车辆乱停乱放现象。多方面、多维度的举措,最大程度缓解患者就医停车难、行车堵的问题。
环境卫生是医院品味、风貌和文明程度的直接体现。总务后勤部门牵头,带领物业、保洁、维修人员对各院区进行拉网式排查清理,确保不留一处死角。对院内各绿化带、主次干道旁的杂物、公共卫生间、垃圾转运站、建筑外墙等进行彻底清扫;对硬件设施设备及时维修改进,对住院大楼外墙窗户进行维修加固,安装不锈钢防坠链安全绳,防止高空坠落危险,消除安全隐患。
“现在太阳晒不着,雨淋不着,很好很方便。”在芙蓉院区,“老病人”陈娭毑发现原本没有遮挡、日晒淋雨,年老体弱患者极为不便的住院楼到放射科的外部路上搭建起了风雨连廊。
来自群众的满意,是医院创文工作最好的赞赏。随着创文工作的深入与推进,“文明”在潜移默化中走进了每位“中医人”的心中,不知不觉从“要我做”变成了“我要做”。看到地上掉落一个小烟头,医务人员会主动弯腰随手捡起;看到年长患者,会主动询问是否需要帮助;看到不文明行为,及时进行劝导......医院上下同心、齐抓共管,人人都是践行者。
医院深度结合创建“卓越服务医院”的工作要求,硬件上完善各项创文硬件基础设施建设,软件上深化文明实践、培育文明风尚,在实践中找短板、强弱项,精雕细琢,提升医院颜值的同时也使医院更有“人情味”。
“内外”兼修,有内涵
“医院居然有为我私人定制的糖尿病饮食,总算能放心吃了。”年过七旬的陈娭毑,是一名资深糖友,近日因血糖控制不理想住院治疗。“合理饮食对血糖的管理至关重要,而难以把控的也是饮食”。为此,医院推出了个性化糖尿病饮食,内分泌科针对糖尿病患者制定个性化的饮食目标和需求,食堂提供专属菜品,让患者吃得安心又健康。
在文明服务上,医务人员还有其他独特的“小心机”。为方便老年人、残疾人就医,开设老年人就诊绿色通道,在三院区门急诊安装自助轮椅,并持续完善无障碍车位、无障碍卫生间、无障碍通道建设;母婴室配备婴儿护理台、围帘、饮水机等,极力为哺乳期妈妈们提供温馨、舒适的服务环境;门诊导诊台贴心地为来院群众准备了便民服务箱,纸笔、盲卡、助听器、老花镜等用品一应俱全;“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站点”常设志愿服务人员,常态化提供公共文明引导和就医导诊服务;医院持续深入推进信息化进程,方便群众就医,节省排队时间,“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智慧药房、“一站式”代谢内分泌门诊、“刷脸式”一体挂号机……从“最多跑一次”到“一次都不用跑”,越来越多的市民享受到互联网高效、高智慧的医疗服务。文明在细节,细节显温度。
“党群”携手,有温度
“大爷,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娭毑,您慢点,不着急。”走进医院门诊大厅,随处可见身穿红色马甲的志愿者忙碌的身影。
志愿者队伍是创文工作中的重要力量,在医院各门岗、各重要进出口、门诊大厅各服务窗口处,志愿者们一面维持车辆和群众的有序进出,服务老年、残疾人群,劝阻不文明现象,一面耐心解答来院群众的问题,辅助群众使用自助机挂号缴费、查询检验报告单据等。志愿者们诠释着志愿服务精神的同时,更以实际行动树立医院的文明形象。
据悉,在院党委的号召和统一指挥下,为助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医院成立了多个突击服务队,每日40多名志愿者同时在岗,随处可见来自各支部的党员志愿者、各科室的工作人员和热心的学生志愿者,他们穿梭于人流中,一声声问候,一句句关怀,一个个笑脸……处处都有一抹靓丽的红色。
文明创建不只是一次迎检,而是一项久久为功的“耐力比拼”,是一项只有起点的“幸福接力”。医院将持之以恒,久久为功,让文明浸润全院每个角落,让患者感受文明之力,享受有温度的医疗服务。(长沙市中医医院:周溪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