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公安局汾口派出所以“派出所主防”各项工作机制为抓手,紧盯“未成年人保护”领域,在预防、干预、矫治等环节,通过隐患治理、精准防控、教育引导三大维度协同发力,全面筑牢未成年人保护安全屏障。
聚焦关键场域,织密基础防护“安全网”。一是校园阵地强联防。扎实做好辖区9家中小学的“护校安园”行动,围绕校园“三防”建设,联合学校合理设置护学防冲撞、交通分流“一校一策”方案,科学设置快反控制圈,构建“派出所+学校+家庭”三位一体护学岗,并定期开展安全评估、隐患排查、应急演练,切实提升护学岗见警率、管事率、协同率。二是场所净化筑屏障。线上查询与现场核查相结合,突破当前涉企检查困境,强化面上巡防,对中小学校周边台球室、旅馆、娱乐场所展开高频“过滤”行动,形成每日22时前查询未成年人入住情况,并针对如未成年人单独入住等异常登记情况进行现场核查的机制,督促旅馆业严格落实“未成年人五必须”要求。三是环境整治固防线。联合市管、城管部门针对校园周边开展联合检查,针对有可能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商品,如“烟卡”、“萝卜刀”及色情暴力的非法书籍、海报等进行清理整治,形成“检查-整改-复查”的闭环机制,同时兼顾“定点执勤”和“动态巡防”,开展联合整治行动12轮次,消除隐患10余处,全面净化校园周边环境。

聚焦精准守护,筑牢关注群体“防护盾”。一是困境儿童靶向关怀。社区民警走村入户主动摸清留守、困境等特殊儿童底数,联动教育、民政、乡镇村社等制定个性化帮教、临时救助、安置保护方案,今年以来帮扶留守儿童6人,并与困难儿童结对帮扶,所内通过民辅警自主捐款筹集资金,在儿童节、假期为困难儿童提供资助和关怀,目前已结对帮扶2人。二是问题少年温情矫治。采取“派出所+社会+家庭”的立体监管帮教模式,联合学校、村社结合日常警情摸排筛选问题少年对象,形成“一人一档画像”,并积极促动学校、乡镇妇联、社区专职社工、青少年家庭,通过精准帮扶、心理辅导、教育转化重塑问题少年迷途灵魂,今年以来成功矫治5人,学校家庭反响较好。三是复杂家庭风险化解。社区民警结合“百万警进千万家”行动,深入排查矛盾纠纷,精准识别高风险家庭(如单亲、家暴、父母重刑前科等),联动镇平安法治办、司法所、驻镇检察室、妇联、村委会开展家事调解、监护能力评估与重点人员训诫工作,并向相关责任部门开具《公安提示函》,全年共化解复杂家庭矛盾纠纷26起。
聚焦联防联宣,淬炼应急防护“安全链”。一是打通警情处置“绿色通道”。在警情处置、指挥体系中设立侵害未成年人类警情“最高优先级响应”,与医院、学校、妇联建立应急联动预案和保密机制,在发生未成年人被侵害、意外等敏感警情时,启动“一呼百应”机制,确保人员快到场、事态稳得住,舆情控得住,最大限度保证未成年人安全。二是丰富宣教形式强意识。社区民警主动联系学校开展“假前安全课”,结合自己制作的AI视频,生动地向青少年展示新型诈骗手段、防溺水等安全知识;联合村社网格员、村警开展上门宣教,尤其针对暑期返乡儿童深入开展防溺水宣传,并利用社区警校,组织在家儿童参加丰富多彩的宣教实践活动,已开展各类宣教活动20余场。三是强化水域联巡护平安。社区民警会同乡镇、村社开展码头、河堤、深潭等危险水域排查,对安全提示牌、救援设备安装进行查漏补缺,共排查危险点位15处,补位安装救援设备10套;联动各村网格员、村警对危险点位开展全天候巡护,游泳高峰期用“喇叭”循环播报安全提示,全时段值守,对无防护措施、无成人陪同的青少年及时劝阻,期间共劝阻36人次。(浙江省淳安县公安局汾口派出所:童财君、徐晨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