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感冒了?戴上口罩,远离宝宝,也不要母乳喂养了,会传染给孩子!”宝宝的到来,吸引了全家人的注意力,有点风吹草动,全家人都紧张的不得了,宝妈就连生个小病感个冒的资格都没有了。那么宝妈患流感后真的不能继续哺乳了吗?患哪些病需要停止哺乳呢?
普通疾病,如感冒或流感,母乳喂养婴儿是安全的,因为这些细菌不会传播到母乳中。即使是乳腺炎(乳房感染)也不会对宝宝造成任何危险。
然而,当你患有其他疾病时,最好不要母乳喂养你的孩子,那么,患哪些疾病可以哺乳,哪些疾病需要停止母乳喂养呢。
常见疾病的喂养,当宝妈患有艾滋病毒感染或HTLV-1时,提倡人工喂养,人工喂养是预防婴儿出生后感染的最安全的方法,若喂养不当可增加腹泻、肺炎、营养不良等疾病的概率,使婴儿死亡率增加。避免母乳喂养:如果选择母乳喂养,母亲或婴儿应坚持服用抗病毒药物,并给与充分的指导和咨询,可加热处理母乳,广口瓶放在煮沸锅中15秒,立即冷却。杜绝混合喂养。
其次是,患有甲型肝炎的母亲,当疾病处于急性期隔离时,应暂时停止母乳喂养,可挤奶保持泌乳。待隔离期过后仍可以继续母乳喂养。
再就是母亲患有乙型肝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应在出生24小时内(最好12小时内)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100国际单位,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生后1个月6个月接种2针和3针,双重免疫下建议纯母乳喂养6个月,合理添加辅食基础上母乳喂养至2岁。(但是需要注意在喂养过程中如果出现乳头皲裂或者宝宝口腔有伤口时需要暂停哺乳,待伤口愈合后哺乳)
而母亲患有单纯疱疹时,母乳喂养是安全的,只要你没有损伤你的乳房,这个时期可以将奶用手挤的方式排出喂养,是很安全的。最好不要用吸奶器将奶吸出,因为使用吸奶器可能会损伤乳头。
现在甲状腺疾病也屡现不鲜,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母亲首选甲巯咪唑,一般剂量在20-30mg/d是安全的;丙硫氧嘧啶因为对肝脏的损害作用,可作为二线用药300mg/d是安全的。但是,放射性碘治疗时需停母乳喂养,病情未控制需大剂量用药时需停母乳喂养。对于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母亲,在治疗时使用的是甲状腺素,选择左甲状腺素治疗是安全的,但在母亲服药期间需要检测婴儿的甲状腺功能。
那么,这么多疾病下,哺乳期用药应该有自己的原则。是的,大多数药物对哺乳母亲来说是安全的,但个别药物最好避免服用。哺乳期用药原则:有明确的用药指征,在医生指导用药;所用药适合新生儿或婴儿,一般是安全的;不影响治疗效果前提下选进入乳汁量少的药选用最小剂量;不能随意停药或加大药量;用药时间选在哺乳结束后,根据药物半衰期调整哺乳时间;用药量大可能造成影响需检测婴儿血药浓度;必须用药又缺乏相关安全证据,建议暂停母乳。所以,服用任何药物前,请与您的医疗服务提供者或药剂师联系。(作者: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妇女儿童医院·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乳腺科熊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