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菏泽单县谢集镇深入推进美德信用建设工作,不断探索“美德+信用”应用形式,形成因地制宜、多方合力的工作新局面,走出一条美德信用建设与网格化管理同频共振、互融互促的基层治理新路径。
“我在群里看着有人说家里水管坏了,就来看看。”红卫社区居民许庆航说,“村里老人多,东西坏了总得有人帮忙,而且这也不白干,村里能给我积7分呢。这些积分可以在积分超市换些东西,现在家里洗衣液、卫生纸什么的都不用买了。”
美德积分兑换自2022年在郝庙村推行以来,广受村民欢迎。“美德信用+网格化管理”的管理模式更是极大激发了群众的自治热情。
谢集镇红卫社区由郝庙和万楼两村进行新村改建而成,共有10+1楼房26栋,老年房和周转房205套,现有1595户、4722人,基础设施齐全,配套设施完善。但新村建设完成后,随着居民搬进新村,各种问题也随之而来。由于部分居民文明意识不强,且缺乏物业管理,随手丢弃垃圾、堵塞消防通道等现象时有发生,使得原本洁净清爽的社区不再靓丽。
针对这一问题,两村“两委”成员经过商议,以村规民约为基础,共同制定了《红卫社区美德信用积分考核办法》,实行美德信用积分和网格化管理相结合的基层治理办法。
红卫社区以楼栋划分,分为26个网格,每栋楼选出一名网格员,负责整栋楼的乡风文明宣传和量化赋分工作。“每月保持家门口干净,不妨碍消防通道就可以得5分,义务上门修水管、电路故障的可以得7分,平时我们开展饺子宴,来帮忙的志愿者都可以得10分,现在几乎家家户户都在我这儿设立积分账户了。”9号楼网格长闫巧英翻着自己的记录本,如数家珍。
“我们每个月都会进行评比,为美德信用积分最高的楼栋挂上流动红旗,一年中挂流动红旗最多的楼栋,我们还为他们免除一年的环境保洁费用。”郝庙村支部书记包芳星介绍说。
这样的激励措施更让居民群众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不仅要管好自家的“三分地”,还要一起扫好集体的“门前雪”。自美德信用积分措施实行以来,文明之风在红卫社区蔚然成行。
通过一年多的实践,红卫社区逐渐凝聚出崇德向善、诚实守信、互利互助的社会共识,形成了“人人践行美德、美德转化信用、信用促进发展”的良性循环,使广大居民成为美德信用的参与者和受益者。美德信用建设与网格化管理两者互融互促,为新时代文明之风提效力、增动能,共创人人共享发展成果的社区治理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