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母婴 > 滚动新闻 >

翠屏名校长 | 宜宾市龙云君:用整个的心做整个的校长

发布时间:2023-09-12 16:38:47 来源:中国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孟丽
分享到:

近年来,宜宾市翠屏区坚持以“建成西部教育强区”为目标,深入实施名师、名校长、名校“三名”工程建设,积极创建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着力打造一批省市区高品质名校,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今天,小编带您走近翠屏名校长——宜宾市第五中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龙云君。

“国家把整个的学校交给你,要你用整个的心做整个的校长。”

这是我国著名教育家、思想家陶行知在《整个的校长》中写下的一句话。这激励了无数教育从业者的话语,也伴随着龙云君整个的职业生涯。

从一名乡村教师,到成为宜宾市第五中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龙云君始终用这句话鞭策着自己。“身为校长不但要有明确长远的治校理念,更主要的是必须用整个身心让这些理念引领并内化为全体师生在教与学方面顺应时代潮流而进行的一种自觉行动。”

多年来耕耘在校长的岗位上,龙云君最大的感触是校长要从办公室走到老师中去、走到学生中去、走到家长中去、走到课堂中去,去解决问题背后的问题。“教育者,亦是燃灯者,点亮的不仅仅是学生一个人,而是他接下去的人生,终有一天他也会成为接力者。”

把课改带进乡村学校

龙云君现在的头衔很多,“中国课改名校长”“四川省卓越校长”“省级骨干教师”“宜宾市名校长”“翠屏区第四届学术带头人”……而这一切是从一所乡村学校开始的。

从主城区到达这所学校,必须要经过二十四道弯,学校曾经杂草丛生甚至面临撤并,那时的教师“身兼数职”,语文老师兼职三个班班主任,音乐老师兼职教地理、历史,生源流失严重……

二十多年前,完成学业的龙云君便在这所名为凉水井中学(今宜宾市翠屏区凉水井实验学校)的学校开始了他的教育人生。在经过6年历练后,龙云君成为了这所学校的校长,也是担任此所学校校长职务时间最长的校长(15年)。在对前任校长赵伟华的办学思想进行传承与发扬的基础上,为了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他尝试过带头下苦功,用增加周课时的方式提高学生成绩。这样的“勤学苦练”,在短期内显现出了一定的成效,可这是一条可持续之路吗?

带着这样的疑问,龙云君带领全校教职工开始了新的探索。节省开支,严控其他经费,派出教师去学习提升,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方法让教师们进一步成长;潜心研究全国各地优秀的教育创新案例,从中汲取养分;引入互联网思维,改变课堂教学方式,让学生深度融入到学习的全过程。

课改的推进,为学校的课堂带来了可喜的变化。通过网络技术和硬件的完善,学生们可以接触到海量的知识,学习的边界不再局限于校园围墙之内;走上讲台的,不再只是老师,通过教师引导课前充分的自主学习,学生们化身为“小老师”,或分享对知识点的认识或介绍自己的解题思路;小组学习模式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站在“C位”,充分展示自己、锻炼自己……引入改革的活水,该校教学质量十多年在区内保持领先。

在新起点开启新征程

2018年9月,龙云君从凉水井中学调任宜宾市第五中学校校长。投身新的工作环境,步入新的工作阶段,龙云君迅速转变身份,一头扎进学校工作中。目前,该校正以崭新的姿态迈向新的发展征程,在“创造适合的教育,成就每一位学生”的理念引导下,学校坚持落实“快速行动比完美设计更重要”的方针,以切实有效的举措推动学校朝着共同的愿景大步前进。

到任之初,龙云君看到学校里很多中午没回家的师生只能在外吃点面就算午饭后,便决心在学校建食堂。食堂建设工作千头万绪,龙云君带领团队首先厘清思路,决定利用学校一处破旧平房进行改造。经过多方协调,在经历一番“改造升级”后,一个干净明亮的食堂终于出现在了校园内。师生们得以吃上健康营养的伙食,学生们在规律地用餐后可以在教室里安心午休,学习效率得到保障,家长们也更加放心。

硬件条件的改善不止于此,龙云君还把教学楼和外墙间的乒乓球台搭上雨棚,一边装修成书柜,放上阅览室里的图书,中间摆上大桌子,建成“阳光书吧”,这里成为了学生的新乐园。为开拓学生视野,学校还努力建成了创客教室,购买了一些简单的设备,专门培训了创客教师,力所能及让学生们感受现代科技的发展。

为了学生们未来的发展,龙云君结合五中的实际情况实施分层走班制下信息技术融合小组合作学习的综合课改。在理论上,他深思熟虑为学校设计出发展蓝图,为学校发展制定出切实有效的指导方向;为加强研究,学校申报立项了省级科研课题《初中分层走班下的数字化资源校本建设研究》。

为将综合课改真正落实在课堂上,龙云君多次召开课改思想动员大会、请来各级各类课改专家走进课堂指导课改、请亲历凉水井课改的优秀学生做报告交流小组学习的心得;经常主持召开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会、小组合作学习培训会,帮助学生和老师们提高认识,打开思路;每周必有各学科平板教学展示课,本学科全体教师参加听课和评课,共同探讨改进措施,反复研讨出适合五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每月召开一次课改表彰大会,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表彰优秀小组、优秀学员和进步同学……学校的教研氛围热烈起来,老师们随时随地都在探讨课改中遇到的问题。

打造“五育并举”课程体系

近年来,在龙云君的带领下,学校按照市委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把课程进行整合提炼,形成了以“共生课堂品质教育”为核心的具有五中特色的“五育并举”课程体系。即在开足、开齐、开好国家课程,切实抓好地方课程的基础上,突出打造学校特色校本课程,主要包括学科内拓展类、综合学习类、体育活动类、艺术活动类、劳动实践类,有机融入德育、劳动教育和审美创造。

学校在实施过程中坚持“五化”体系,即德育项目化、智育科学化、体育普适化、美育特色化、劳育生活化,将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校本课程特色化实施、综合实践课程融合化实施。

“五育并举”让校园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每年7月的“新生训练营”,让学生们在多种多样的体验活动中,尽快在习惯养成、学习方式、团队融合等方面做好心理与学习准备;家校社共育课程则运用互联网+教育的方式改变过去传统专家报告或家长会的单一学习模式,通过直播、阅读、打卡、社群互动等方式,用数字化的手段将家长学校链接到全校每一个家庭;课堂改革继续深化,融合分层教学+自导式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能力,让学生愿学、善学、乐学;“舞动大课间”将汉、藏、羌、彝、苗、蒙古族等各民族舞蹈融汇,创编为体育舞蹈,融入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师生人人参与、沉浸式体验“舞动大课间”,在活动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校“紫荆花”合唱团应运而生,作为小学部的特色社团,将普及与精品双重结合,使合唱成为学校的一张名片;以“劳动与生活”“劳动与学习”等为主题,树立劳动光荣观念,养成家务劳动习惯,拓展社区劳动渠道……

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背后,是龙云君与老师们一起备课、一节一节地磨课,直至满意为止,一起扁平化深度教研、课内检验优化完善。学校成绩逐步提高,生源开始大量回流,成为协作式课改学区牵头学校、第三学区牵头学校。

“未来的宜宾市第五中学校将不断营造全校教育创新氛围,用互联网思维办学,打破传统思维和模式,多场景多课型多平台多技术同时展开混合式小组合作学习,满足师生的多元化需求。”龙云君表示,将努力办一所真正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中央、以学生为中心、没有边界的、没有特色的、选课走班的、用互联网思维办学的教练型教师队伍的未来学校。

中国网母婴频道是中国网的重点频道,专注于广大孕期和哺乳期的母婴的身心健康,宣传育婴行业的最新咨询和动态,科普权威的孕婴知识,促进母婴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品牌合作:孟女士 13261637563
纠察热线:010-88828222
投稿邮箱:myzgchin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