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母婴 > 教育 >

陇原学子三下乡:传承魅力非遗,赓续红色血脉,淬炼实践青春

发布时间:2023-09-18 16:27:47 来源:中国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代洪亮
分享到:

新时代新征程,非遗文化和红色资源正焕发出新魅力,成为带动地区发展的重要力量。7月25日,西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实践团前往陇南市,调研陇南非遗文化与红色资源现状,协同联动非遗元素和红色基因,在传承和开发中增强文化自信、弘扬红色精神。

走进博物馆,参观白马人历史。

7月26日至27日,实践团来到陇南市文县白马民俗文化博物馆。实践团成员在博物馆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参观白马藏族历史文化,调研文创店里最具当地民族特色的文创产品,如白马服饰、白马木刻面具等等。此外,实践团还前往白马藏族文化研习所查找关于白马人文化传承与开发的相关文献资料,并在展演厅欣赏白马藏族特色舞蹈——“池哥昼”。

走进草河坝,探寻白马人真实生活

7月28日,实践团前往文县铁楼藏族乡草河坝村分组进行采访和调研。

上午,实践团第一小组对铁楼藏族乡副乡长班禅禅进行专访。班禅禅副乡长带领实践团参观白马民俗文化博物馆,并详细地介绍白马藏族的历史、民俗、民族特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等。班禅禅表示,目前区域文化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是白马藏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我们做出适时、合理、积极的应对反应和制定相关措施,协调和促进区域文化建设和经济发展;要充分发挥白马藏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具有的价值,以文助旅,辐射带动当地文化旅游等经济产业的发展。

实践团与铁楼藏族乡副乡长班禅禅共同参观白马民俗文化博物馆

实践团第二小组对铁楼藏族乡多位村民进行采访。通过采访实践团发现当地白马非遗文化的传承工作有一定成效,但开发挖掘工作还有待提升。草河坝当地老人表示虽然一辈子生活在白马之乡,但亲身接触白马非遗文化的时间并不长,了解的知识并不完整;刚刚参加完白马歌会的孩童说到,在当地的学校教育中基本都有学习白马特色文化,也会受到家庭熏陶,掌握一些白马藏舞歌曲和舞蹈;经营白马特色民宿的老板笑着跟实践团解释,当地文化的挖掘和开发为草河坝吸引了很多游客,很多家庭也有了额外的收入,但是回头客不多,还是有点担心未来的发展。

实践团与着传统服饰村民交谈

探索非遗文化,对话非遗传承人

下午,实践团对话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余林机。余林机提到,在当前大力弘扬非遗文化的背景下,白马藏族文化的发展也取得长足进步,特别是在政府与社会各团体的大力支持下,白马藏族文化有了更多平台去展示与交流。同时,对于目前白马民俗文化的传承方面,余老师仍存在一定的担忧。他表示,保存困难、产业化困难、传承困难是摆在白马民俗文化传承前的三道难题,需要结合当下时代特色调节整体产业结构和布局,采取多项创新手段提高白马藏族文化的经济效益。

实践团在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余林机家中围坐采访

谈话结束后,余老师为实践团热情演唱了白马藏族特色民歌——敬酒歌,并通过颂唱不同类型的歌曲,向实践团演示白马藏族的特色民俗,实践团也尝试学习白马民歌。此外,余老师还向实践团演示了白马藏族特色技艺之一的土琵琶。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余林机弹奏土琵琶

重温红色历史,感受红色精神

实践活动接近尾声之时,实践团走进宕昌县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实践团在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聆听讲解员讲述哈达铺在长征中的峥嵘岁月,参观展馆内的历史照片和珍贵实物,感受历史力量、红色力量。展馆内,一幅幅历史照片,一件件珍贵实物,诉说着长征那段战火纷飞的峥嵘岁月。在参观期间,实践团积极与游客交流,向游客询问参观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的感受以及对传承发扬红色文化的建议,并与馆内讲解员关于红色文化的价值问题进行深切研讨。

实践团与讲解员、长征亲历者后代交谈

西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传承非遗文化,赓续红色血脉”暑期实践团从文化振兴和红色探访两个方面出发,坚持强组织、深调研、重落实、广宣传的实践原则,紧贴新时代背景,将非遗传承与红色文化两大主题紧紧联系在一起,为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带动地区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中国网母婴频道是中国网的重点频道,专注于广大孕期和哺乳期的母婴的身心健康,宣传育婴行业的最新咨询和动态,科普权威的孕婴知识,促进母婴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品牌合作:孟女士 13261637563
纠察热线:010-88828222
投稿邮箱:myzgchin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