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在未成年人成长中至关重要,父母离婚直接关系到未成年子女的切身利益。近日,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发布了《2020—2022年度婚姻家庭诉讼中的未成年人保护问题研究报告》及相关分报告,报告指出,统计样本中将近一半的涉未成年子女离婚案件是起诉两次甚至多次,从起诉到二审判决平均耗时2年多,会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长。样本案例中未成年子女抚养费数额也普遍较低。报告建议,民政部门工作人员或者审案法官等充分重视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设置专门环节开展家庭教育工作。
据了解,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联合北京市致诚律师事务所成立专门课题组,检索统计了2020年至2022年涵盖了全国30个省级行政区,涉及未成年人的离婚纠纷、抚养费纠纷、变更抚养关系纠纷、探望权纠纷等共计1382个终审案例样本进行研究,形成了约8万字报告。
报告指出,在平均两年多的案件中,双方之间的指责、谩骂、冷漠以及对未成年子女抚养权的争抢、互相推诿等均给未成年人带来很大的身心伤害。
抚养费关乎父母离婚后未成年子女的生活保障。报告显示,从抚养费区间来看,有四成多的抚养费不满1000元,抚养费仍处在较低的水平。报告指出,很多法院在确定抚养费数额时,主要是依据父母的负担能力,即依据其收入的20%~30%计算。父母的负担能力可能是容易认定的较为客观的标准,但是如果子女实际需要更多费用,或者当地实际生活水平普遍较高,仅仅依据父母收入确定抚养费标准的考量则并不全面。
报告建议,最高人民法院和各省高级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普遍设立独立建制的少年法庭,在基层人民法院建立专门的少年法庭办案组。同时,深入开展对父母双方的家庭教育指导,及时监督并干预未成年子女权益受到侵害问题,强化社会支撑体系建设,使之成为处理涉未成年人婚姻家事案件的有益助手。
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主任佟丽华认为,每个孩子的成长都涉及家庭。父母有效履行监护职责、父母对孩子的关爱和保护是未成年人实现各种权利的基础,是保障孩子不受伤害、避免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基础。
报告建议,要深入开展对父母双方的家庭教育指导。建议民政部门工作人员或者审案法官等能够充分重视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设置专门环节开展家庭教育工作,更好地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法、家庭教育促进法的相关规定。在提供家庭教育指导时,民政部门工作人员、审案法官等应当告知父母双方,离婚可能给孩子带来的损害,在离婚过程当中如何最大限度保障孩子权益以及离婚后父母双方应当注意哪些问题。应强调要为未成年子女创造良好、和睦、文明的家庭环境,努力实现化解婚姻家事纠纷和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有机统一。(张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