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在东莞加快产业空间优化与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下,中交城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交城投”)作为中国交建旗下城市综合开发运营平台,正通过全链条开发和运营模式参与莞深区域产业园区建设,为当地产业集聚与空间布局优化提供支持。
目前,中交城投已在9省21座城市落地80余个项目,总合同额超过5000亿元。其在长三角和大湾区重点布局的15个产业园区,已形成从规划、建设到招商、运营的完整流程体系。
重点项目稳步推进,构建产业发展新载体
当前中交城投在莞深区域正推进多个产业园区项目:中交滨海湾科创智造园:位于东莞滨海湾新区威远岛,总建筑面积约25万平方米,自2024年拿地以来快速推进建设,已吸引一批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生命健康领域企业提出入驻意向,首批楼栋预计2025年年底交付。
中交滨海湾科创智造园效果图中交滨海湾科创智造园现状图



滨海湾AI智造基地:位于东莞滨海湾新区交椅湾板块,总建筑面积约9万平方米,产业方向定位于人工智能及上下游产业链,预计2027年交付。中交滨海湾AI智造基地效果图

中交寮步智造云廊:位于东莞市寮步镇,总建筑面积约9万平方米,项目已开工建设,计划于2027年交付。

中交寮步智造云廊效果图
此外,中交城投在环松山湖和临深等区域计划持续推进项目落地建设,支持湾区城市高质量发展。
创新开发运营模式,提升产业集聚效能
中交城投在园区建设中创新推行全链条开发运营模式,将前期规划、设计建设与后期招商运营有机衔接。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同步规划建设产业配套和公共服务设施,显著提升了园区的产业承载能力和企业集聚效率。
在产业导入方面,公司根据园区产业定位,引入人工智能、高端装备制造、数字经济、生命健康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通过积极承接深圳产业外溢,推动形成“深圳研发+东莞制造”的区域协同发展格局,促进了莞深产业链深度联动。同时,中交城投、整合内外部资源,拓展招商渠道,着力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生态体系。
展望未来:拓展布局助力产业升级
据悉,未来五年,中交城投计划在莞深区域新增6至8个产业园区项目,重点覆盖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健康、低空经济等前沿产业方向。公司将进一步强化产业匹配度分析,提升园区承载能力,推进运营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持续增强园区服务效能。
在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战略背景下,中交城投在东莞的产业园区建设实践,探索出了一条产业空间优化与产业链集聚协同发展的有效路径。通过"规划-建设-招商-运营"全链条一体化推进模式,园区不仅精准对接企业研发制造需求,更实现了城市空间功能与产业布局的协调发展。
随着系列园区陆续投入运营,充分证明了央企凭借其系统化运作优势和资源整合能力,在推动产业园区高标准建设、高质量运营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能够有效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大局,为区域协调发展注入新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