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双流区医保局坚决扛起医保基金管理的政治责任,围绕医保基金监管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探索创新,建立了定点医疗机构医保员制度,着力推进医保精细化管理,打通医保监管网络的“最后一米”,提高医保基金监管质效,实现了医疗保障工作有基础、有队伍、有抓手。截至目前,辖区39家住院定点医疗机构均已建立起医保员队伍,共计聘任医保员456名,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强化统筹协调,完善监管体系建设
一是把好“组织关”。加强与卫健沟通,制定出台《关于加强定点医疗机构医保员队伍建设的通知》,召开医保员工作专题推进会议,明确目标任务,细化工作措施,落实责任分工,形成责任明确、领导有力、运转有序、保障到位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扎实推动各项工作开展。各定点医疗机构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制定了工作方案,切实有效推动医保员队伍建设的顺利开展。
二是把好“入口关”。在人员选聘上严格把控医保员选聘标准和准入门槛,明确各医疗机构要对拟选人员是否热爱医疗保障事业、是否具备沟通协调能力和身体素质、学历专业背景、政策法规等方面,开展全面考察,建立有情怀、有素养、有专业水平的医保员队伍。辖区39家住院定点医疗机构均建立医保员队伍,聘任医保员456名。
三是把好“职责关”。强化责任意识,推动医保员队伍坚定树立维护医保基金安全的信念决心,由医院向每名科室医保管理员颁发医保员聘书,明确每名医保员工作职责、工作机制和监督管理等事项,并郑重作出系列承诺,切实发挥其劝导员、宣传员、监督员、联络员的作用,在医疗机构科室和医保办之间架起了沟通衔接的桥梁。
二、强化教育管理,提升队伍能力素质
一是注重“专业化”。各医疗机构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集中学习、跟班学习、交叉学习等方式,定期组织医保法律法规、医保政策和服务协议等系统培训,开展包括分值付费培训、警示宣传教育、医保政策解读、医保信息化更新、特药经办指南、医保管理员专项制度在内的专题培训,提升政治素养和业务素质,提高履职能力。截止目前,全区医保员队伍为参保群众及业务科室提供咨询服务7000余次,解决涉及医保领域实际问题146个。
二是注重“规范化”。各定点医疗机构加强对医保员的监督管理,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医保员工作开展情况,督促医保员加强对其所在科室的质控检查,组织科室内部定期自查,发现问题如实反馈、及时沟通、认真整改,确保所提供医疗服务规范、合理,杜绝分解住院等医保违规行为。对工作不扎实、效果不明显的要及时提醒督促整改完善,确保严格履职。今年以来,各定点医疗机构医保员积极开展医保基金不合理使用自查自纠工作,及时遏止不合理医保基金使用行为66次,主动退回不合理使用医保基金72.81万元。
三是注重“制度化”。将医保员作为各定点医疗机构科室的标准配置,并固化为工作制度,明确了医保员的职责、任务和工作要求,保证了科室医保工作的常态化开展,彻底扫除了科室医保监督管理的盲点,建立医保经办中心、医疗机构医保办、科室医保员的三级联动机制,促进协同合作,畅通互动交流,增强服务意识,凝聚工作合力。
三、强化精准施策,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一是当好“裁判员”。将医保员队伍建设作为制度建设范畴纳入对各定点医疗机构协议管理和日常积分管理,建立目标责任制,加强督办考核,按照工作要求制定考核内容,对工作推进落实情况开展定期调度和现场督查,坚决杜绝“走形式、走过场”的问题,确保了医保员队伍建设有效开展。
二是当好“贴心人”。注重对医保员的关心关爱,保证必要的办公条件和环境,并根据医保员工作完成质量,在评奖评优和目标考核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为推进医保员队伍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形成你追我赶、踊跃服务的良好工作氛围。
三是当好“守护人”。鼓励医保员大胆履职,发挥好医保员的联络、劝导、宣传、监督作用,督促和规范科室诊疗行为,推动医疗机构合理使用医保基金,维护医保基金安全。对不支持医保员工作,甚至恶意报复打击医保员的行为将严格处理,切实保障医保员正常履职。
下一步,我区将进一步构建完善高质量医疗保障服务体系,结合医保基金支付方式改革和诚信体系建设,加快建立以政府监管、行业自律、信用惩戒相结合的全方位监管格局,围绕“完善工作机制,强化管理指导,落实主体责任,加强考核管理”等方面继续综合施策,进一步加强医保员队伍建设,扎实推进定点医疗机构医保员的使用和考评管理,通过建设一支高素质、讲规矩、守纪律的医保员队伍,赋能定点机构医保内部管理,切实激活其内在动力,主动落实医保自查整改、教育培训、奖惩考核、守法承诺,以自律带动他律,发挥基金内部守护人作用,确保定点机构人人诚信守法、维护基金安全,为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贡献医保力量、双流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