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带宝宝到儿科就诊,第一句话就是:我的宝宝咳了很久了都不好该怎么办?其实咳嗽是儿科常见的症状,小儿久咳不愈,家长很焦虑,束手无策,本文就跟大家谈一下,遇上家中宝宝久咳不愈,家长该如何做。
首先要知道小儿咳嗽其实是一种症状,是人体对呼吸道的刺激反应所引起的一种保护性的生理反射,通过咳嗽可以清除痰液、病原菌、呼吸道内的异物,保持气道的清洁和通畅,阻止气道内感染的扩散。所以咳嗽是一种外在表现,是呼吸道疾病的常见症状。
根据宝宝咳嗽持续的时间,可分为:急性咳嗽(<2周),迁延性咳嗽(2~4周)和慢性咳嗽(>4周)。宝宝久咳不愈,通常是指大于4周的慢性咳嗽。
宝宝久咳不愈,最主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呢?
根据不同的年龄段,咳嗽的原因有区别。婴幼儿期和学龄前期(0~6岁)以呼吸道感染、感染后咳嗽、咳嗽变异性哮喘,上气道咳嗽综合征,迁延性细菌性支气管炎和胃食道返流多见。学龄期(>6周岁~青春期)以上气道咳嗽综合症,咳嗽变异性哮喘,心因性咳嗽多见。
根据咳嗽的不同症状特点,宝宝的咳嗽原因也有差别。如:间断性的刺激性的干咳(可能是肺炎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引起的咳嗽);犬吠样咳嗽,提示上气道阻塞(可能是喉炎,支气管发育不良或习惯性咳嗽等);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可伴有鸡鸣样吸气性吼声(可能是由百日咳引起);有高调的雁鸣样咳嗽(可能是心因性咳嗽)等等。
根据咳嗽发作的时间及病史,不同咳嗽的原因也有其特点。有季节性发作(考虑过敏性,反应性气道疾病);喂养时发生的(考虑食道气管瘘,胃食道返流);运动后加重的(考虑反应性气道疾病,气管或心脏压迫),睡前加重睡眠时消失(考虑心因性咳嗽);晨起加重伴脓痰、打鼾(考虑上气道咳嗽综合征);个人或家族有过敏性疾病病史(考虑反应性气道疾病);有异物吸入史(考虑异物吸入);有较长时间服用药物的病史(药物诱发的咳嗽)。
根据上述的咳嗽原因分析,家长该如何做呢?
1、尽量做到“三早”(尽早就医,尽早找到原因,尽早进行规范治疗)
2、发现由过敏性咳嗽引起的--避免接触过敏原。由吸入异物引起的--尽快取出异物。由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引起的--尽早配合耳鼻喉科进行治疗。由感染性咳嗽引起的--针对感染的病原体进行治疗。心因性咳嗽--配合心理科进行心理治疗。
3、医生对慢性咳嗽的治疗一般就是治疗,观察,等待,再评估。针对宝宝对治疗的不同反应来观察评估,确定咳嗽的病因,再进行进一步的治疗。有时候很多种病因交叠在一起,导致咳嗽的病因难以即时诊断。但最近的研究表明,即使是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宝宝,有>50%宝宝咳嗽的病程仍然是超过10天。但宝宝有咳嗽加重,伴耳朵疼痛或伴随其他症状加重的话,一定要及时再复诊。
家长带宝宝到医院就诊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1,带宝宝到医院就诊前,最好把宝宝咳嗽时情况拍个视频(I~2分钟能反映症状即可),方便医生准确评估宝宝症状。
2,把宝宝带到医院跟医生描述时,最重要描述咳嗽持续的时间,咳嗽好发的时间段以及咳嗽最主要的特征。
3,医生除了会给宝宝听诊做检查之外,可能会考虑验血和拍胸部X片等辅助检查。要是在同一次咳嗽病程内,宝宝做过相类似的检查,记得带上给医生做参考,避免重复检查。
如何在家中对咳嗽的宝宝进行日常护理。
1,家居环境。让宝宝远离吸烟环境,避免受凉,保持家居空气流通,避免刺激性异味,避免接触过敏原。
2,居家护理。宝宝咳嗽严重时,可遵医生的用药医嘱,居家使用雾化机对宝宝进行雾化。雾化后可对宝宝进行拍背,拍背的方法一般来说是从下到上,从两边到中间。促进痰液的排出。夜间睡眠时可以适当抬高宝宝头部,减少鼻咽的分泌物向后引流引起的咳嗽加剧。
3,饮食护理。宝宝忌吃蚕豆瓜子花生等硬粒状食物,以免误呛入气道,饮食宜清淡,适当摄入蛋白质饮食、牛奶和少量瘦肉和鸡蛋。避免高蛋白质如鱼虾海鲜。忌荤腥油腻辛辣。多喝白开水,忌喝高碳酸饮料和酸性饮料,冷冻饮料,适当补充水果维生素。
如何预防宝宝咳嗽。
1,尽量避免带宝宝到拥挤密闭的公共场所,减少感染的机会。
2,加强锻炼。带孩子参加户外活动,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3,根据气温变化及时增添衣服。
4,保持家居空气流通,保持家居干净清洁。床铺枕头被褥常换洗。有条件的可以进行家居除螨护理。
5,及时接种疫苗。(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儿内科,高健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