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妈妈跟别的妈妈不一样。
她不爱穿裙子,床头上摆放的也不是美美的艺术写真,而是在挥舞着双刀腾空高高跃起的“女侠照”。从我上幼儿园开始,就开始把玩她的各种奖牌,现在懂事了才知道,最差的一块也是全市武术比赛冠军奖牌。似乎,我对她有些“失敬”了。
武林高手
没错,我的妈妈是“武林高手”,国家一级武术裁判、世传陈式太极拳第21代传人,自幼练习少林双刀。
妈妈上初中的时候,就跟随山东省体工大队的武术队训练。妈妈说那个时候年纪小,生活也很艰苦,由于自己是编外运动员,不能跟着正式队员一起吃食堂,所以经常吃方便面填饱肚子。但是即便如此,在武术专业上,她也从来没有输给那些正式队员,曾多次在全省武术比赛上名列前茅。这段经历不但强健了体魄,也磨练了她的意志。从小她就教育我,人没有吃不了的苦,只要坚持就是胜利。
就像武侠小说里写的那样机缘巧合,妈妈有幸师承河南省陈式太极拳协会秘书长桐老先生亲授学艺,成为关门弟子。天赋异禀的妈妈,很快就领会了陈式太极拳的精髓所在。作为一名高校老师,为了将太极拳这一武学国粹传承给在校大学生们,妈妈在向诸多太极高手取经求教的基础上,勇于开拓创新,将原本富有技击性的太极拳规范套路简化成为更加适合学生们强身健体、易于掌握的“太极拳操”。据史书记载,她参与教学排演的“千人太极拳”表演,曾经多次在泰山国际登山节开幕式、全运会和大学生运动会开幕式等重大场合表演。每每说到这一段,老妈的眼睛都是亮的。如果有一块惊堂木,她准保能说上一整天。
妈妈不止一次地语重心长,“小马同学,为娘这一身武功绝学,传女不传男,可不能在你这一辈就失传了啊。”太极拳、少林刀,我是学不会了,但是装憨卖傻的功夫我是第一流的。我是宇宙无敌美少女,我可不想跟妈妈一样舞刀弄棒。
大学老师
听妈妈说,她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成为了当时学校里最年轻的班主任,比班里带的学生大不了一两岁。凭借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拼劲,她带领她的团队所向披靡,把共青团能拿到的最高荣誉全都一举拿下。妈妈告诉我,那也成为了她人生中第一段高光时刻。看着她如数家珍,跟我吹嘘“想当年”的样子,我就喜欢用现在最时兴的形容词送给她——凡尔赛。时光是把杀猪刀,现如今,那个青涩的“萌新”班主任,头上也长出了白发。妈妈说,她已经奋斗了整整25个春秋,是15届毕业生心目中的优秀班主任,带出了5000余名莘莘学子。跟随妈妈来到大学校园,看到她的学生们对她的尊重和仰视,我也是由衷的感到自豪,似乎,我又对她有点“失礼”了。
母女对决
妈妈告诉我,多年习武的经历,让她特别有韧劲,始终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头。与妈妈相反,生活中、学习上,我都有着一种惰性和畏难情绪。妈妈对我特别严厉,总觉得她对我的期待值太高了。每当我调皮不听话,看着她被我气的头发飞起来的时候,我就有种“灭绝师太”向我走来的危机感。但是真的当我开始有点小叛逆的时候,我又充分体会到了这个“太极高手”以柔克刚、刚柔并济的高明所在。无论我胡搅蛮缠、撒泼打滚的北派功夫如何刚猛凌厉,她总能轻描淡写的使用“化”字诀,化解的无影无踪,让我乖乖的听话。母女之间的对决,我总是输的那一方。
输就输吧,输给自己的妈妈,不丢人。看着妈妈的平板电脑上到现在还存着我咿呀学语、蹒跚学步的视频,一切仿佛就在昨天。妈妈说,无论再苦再累,下班回家看到我,就是她最快乐的时光。
岁月如梭,转眼间我马上就要小学毕业了。我已经可以穿上她没有发福之前的衣服,我鞋子的尺码已经超过了妈妈;我已经能够在游泳池里遨游冲刺,在滑雪场上放飞梦想;我可以在网球比赛里与强手一争高下,在爵士鼓乐中挥舞潇洒。妈妈说,我是她生命里的一道光,是上苍赐给她最好的礼物,承载着她和爸爸的希望和未来。我又何尝不知道,我的这一切“武功绝学”,都是妈妈这么多年跟我斗智斗勇,绞尽脑汁培养出来的。
这就是我的妈妈,一个跟别的妈妈不太一样的妈妈,但是,我很爱她。
(泰安市泰山区泰前办事处迎胜小学5年级6班 马筱然)